“救命呼喊”应当唤起当代社会养老模式之思

2013-11-22 10:46   gmw.cn 投搞 打印 收藏

0

近日,江苏南京市六合区朝天路一小区的4楼,一名8旬老人趴在窗口喊救命,楼下居民听到求救以为发生什么意外,于是报警。民警到场后询问得知,老人年事高惧怕孤单,盼着儿子快点下班回来,才喊救命的。

近日,江苏南京市六合区朝天路一小区的4楼,一名8旬老人趴在窗口喊救命,楼下居民听到求救以为发生什么意外,于是报警。民警到场后询问得知,老人年事高惧怕孤单,盼着儿子快点下班回来,才喊救命的。

老年人作为弱势群体,迫切需要家庭成员的关怀。然而,伴随着家庭结构的小型化和“空巢化”,“养儿防老”和“居家养老”的传统模式受到猛烈冲击。当养老需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满足,老年人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孤独、失落等消极情绪。“救命呼喊”既不能归咎于老人无理取闹,也不能指责儿子和儿媳不够孝顺。毕竟,老人的“救命呼喊”只是一种利益诉求,而儿子儿媳也不可能完全围着老人转。由此观之,以家庭为核心的“居家养老”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社会化养老逐渐从一种特殊性需求向普遍性需求转变。

具体而言,消减老年人的孤独,需要让“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落到实处。首先,要拓展公共空间,完善公共服务,为老年人提供体育锻炼、休闲娱乐、社会交往的平台。其次,老年人也要以一种更开放的心态来面对晚年生活,走出家庭,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和公共事务。此外,更为关键的是,要充分发挥社区的作用,扩大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网络。

苏州工业园区西湖社区组建了“爱心餐厅联盟”,一张爱心卡,可以让65岁以上的老人在多家餐厅内享受不同的折扣,既解决了老年人的就餐难题,也为老年人提供了一个社会交往的公共空间。就此而言,在社会化养老服务“力不从心”的格局下,充分挖掘社区资源、加强多方合作、扩大社会参与,是缓解当前养老困境的一个可行办法。

作为老年人生存状态的缩影,“救命呼喊”既是老人的个体悲情,更是时代伤痛。在老龄社会到来的当下,大力发展社区居家养老并逐渐向社会化养老过渡,逐渐形成政府引导、民间组织运作、社会力量参与和家庭成员支持的养老模式,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才会更加充实和快乐。

  • 关键字
  • 养老
  • 责编:陈伟浩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