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丨汶川灾后全人康复中期追踪研究

黄匡忠 周甜 黄先福 2017-05-12 09:59   社工中国网 投搞 打印 收藏

0

无国界社工展能资源中心于2008年至2011年在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为5.12地震中致残入院的伤员提供社会心理康复服务。为了解他们康复状况,无国界社工们特别进行了第二期追踪访问,以电话访问方式进行。其中41名地震康复人士参与此次访问。

背景

无国界社工展能资源中心于2008年至2011年在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为5.12地震中致残入院的伤员提供社会心理康复服务。51位康复者于2011年7月至12月陆续出院。虽然无国界社工的服务在2011年已经终止了,也没有经费继续提供服务,但是他们还是很关心这些受灾人员的情况。为了解他们康复状况,无国界社工们特别进行了第二期追踪访问,以电话访问方式进行。其中41名地震康复人士参与此次访问。以下是该41名出院人士的具体信息。

出院人士的现状

1)个人身体状况

在2011 年的调查,55位伤员虽然在地震后住院期间得到了免费的医疗救助,但是他们都在未完全康复的情况下出院。同时,出院后的继续跟进治疗和康复因经济负担,没有相关医疗救助保障而搁置。5年后,我们在这新的一轮调查中发现虽然他们的身体状况有了一定的改善,但还是面临着严峻的生活压力。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 超过一半的出院人士认为他们的身体状况跟五年前对比有个较好的进步。绝大多数(约80%)的出院伤员表示可以做到自己独立完成起床、穿衣、洗脸、吃饭和吃药之类的简单日常事件,同时超过一半的出院伤员表示可以做到独立上厕所,洗头和洗澡。然而, 由于大部分出院伤员在地震中致残,甚至截肢,虽然灾害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但是灾难给他们带来的伤害始终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限制和不便。通过数据显示,78%的出院伤员表示他们不能自己洗衣服,73%的出院伤员表示难以打扫卫生,70.7%的出院伤员表示难以独立去购物买菜,超过80%的出院伤员表示他们难以独立去医院看病。由此可见,大部分出院伤员只能完成一些简单的日常事件,但对于一些复杂性较高,时间较长,距离较远的事务或者活动,出院伤员们还是没有自理能力的。并且在受访的41名出院伤员中,有两名表示完全不能自理任何日常事务,处于瘫痪状态。同时,60%以上的出院人士认为“身体自动改变/修复”是影响他们的身体状况的主要因素。约75%的出院人士表示他们每天或者每周都会进行一定程度的身体锻炼,以保持或者促使身体处于健康状态。而“没有时间”、“没有坚持锻炼”、“没有锻炼设施”、“锻炼太辛苦”和“认为锻炼没有作用”是影响那些没有锻炼的出院人士的主要原因。通过分析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发现灾害给伤员带来的影响是深远而长久的,大部分伤员虽然经过数年时间的康复,但灾难给他们身体上的损害,依然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和限制。虽然经过五年时间的康复,大部分出院人士的身体情况有了一定的好转,但仍然由于个人主观或者外界客观原因,他们的康复程度和生活能力/水平受到很大的限制。

2) 个人心理情绪状态

灾难不仅给伤员们带来了身体上的伤害,也时时刻刻地影响着他们日常的情绪状态。经过5年时间的后,出院人士的情绪是否调整过来了呢?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出院人士的情绪状态还是乐观积极的。63.5%的出院人士表示平时基本没有或者偶尔有时会有事烦扰这他们,26.8%的出院人士表示经常会被生活琐事困扰,但仍然有9.8%的出院人士表示天天会有事情烦扰着他们。同时,大部分的出院人士表示他们可以集中精力,只有四分之一的出院人士表示他们经常或者天天难以集中精力,同时有三分之一的出院人士表示他们做事情难以进入状态。超过80%以上的出院人士表示他们很少或者基本不会感到压抑,但仍然有36.8的出院人士每天或者经常觉得做每件事情都不太容易。因此,70%以上的出院人士仍然对未来充满希望,只有不到20%的伤员会感到害怕。然而仍然有40%左右的出院人士表示他们的睡眠不太安稳。虽然灾难给他们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但是67%以上的出院人士表示他们感到很快乐,只有三分之一不到的群体感到很孤独无助。由此可见,虽然灾难给他们带来了沉重的伤害,但是大部分出院人士在一段时间的调整后,还是保持着积极的生活状态。灾难毁了他们的家园,但是毁灭不了他们向往生活的信心!

3) 家庭关系

家人是伤员们的直接接触者,因此家庭对其的影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这次调查中,约70%的出院伤员表示能够得到家人帮助与支持,而家人们的支持主要体现在“生活护理”、“康复锻炼”、“日常家务”和“陪同看病”这四个方面。同时,超过80%的出院伤员表示可以与家人相处的比较融洽,经常与家人说笑。而部分表示不能与家人经常说笑的原因是“事情太多,没有时间与家人说笑

”。同时,约78%的出院伤员表示他们不会常与家人争吵,这说明在“血溶于水”的中华传统文化影响下,大部分出院伤员的家庭还是很和睦的。但同时也有部分伤员也表示“身体治疗”和“家庭经济”是引发他们争吵的主要因素。但总体来说,约50%的出院伤员觉得对比五年之前,家庭关系有个好转。30%的出院伤员感觉没什么变化,仍然与五年前差不多。只有17%的出院伤员觉得与五年前相比,家庭关系更加恶化。

4) 就业情况

就业情况是影响出院伤员们经济收入的主要因素之一。灾害给他们带来的伤害一定程度上也对他们的就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虽然将近60%的伤员表示附近有地区残联康复或者庇护工厂可以前往,但95.1%的出院伤员仍然处于没有工作的状态,其余的4.9%出院伤员则选择在家里帮忙。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他们的身体状况,85.4%的出院伤员表示他们的身体状况难以进行工作,将近10%的人则表示他们想工作,但是附近没有合适地工作机会,只有少数2%的人表示完全不想工作。部分出院伤员表示其期待进入企业的机会,并且只要求较低的待遇。

5) 家庭经济状况

出院伤员的经济状况直接影响到了他们的物质生活。灾难不仅给伤员们的身体和精神状态带来了直接的伤害,也给他们的物质生活甚至生存基础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根据数据显示,只有12.2%的出院伤员表示其家庭月收入高于3500元,17.1%的家庭在2000元至3000元之间,22.0%的出院伤员表示在1500到2000之间, 19.5%的人则在800-1500之间,而大约四分之一的出院伤员表示他们的月均收入少于800元。同时,10.5%的出院伤员表示其月均支出超过3500元,22%的出院伤员表示其月均支出在2000至3000元之间,26.8%的出院伤员表示月均支出在1500至2000之间,22%的出院伤员在800至1500区间,但仍然有12.2%的出院伤员月均支出低于800元。并且通过采访发现,医疗费用和日常费用占其月均支出的80%以上。同时,60%以上的出院人士表示住在地震后修建的房子里,其中53%的人员享受到了政府的部分补贴。但仍然有36%的人员表示没有得到政府补贴,而完全得到政府补助的出院人士只有不到2%。由此可见,虽然伤员们的月均收入与支出大致处于平衡状态,但是这是建立在大部分出院伤员的月均支出比较低的基础上。由于出院伤员们的月均收入不高,他们不敢高消费,只能用于日常生活和医疗等生活必须费用上,以此来确保收入与支出趋于平衡。虽然政府对部分伤员在住房和生活费用上有一定的支援,但由于受灾人数较大,还仍然有部分人员没有得到政府支援或者得到的补助不是很多,因此,大部分伤员的的生活还是处于很艰巨的状态。

6) 政府及非营利机构支持情况

由于灾害给他们带来的身体和精神上的伤害, 他们成为了需要他人帮助的群体。而政府和非盈利机构是帮助他们的主要对象。根据调查数据显示,76.3的出院伤员表示接受到了政府的援助。而政府的援助形式主要是低保,但同时也会给予他们家具改造、辅具和农作物等方面一些补贴。而表示没有接受到政府补助的群体认为他们没有接受到政府补助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没有相关政策”和“不了解政府的政策”。关于非盈利机构,大部分出院伤员表示周围没有非盈利机构的存在,只有少数22%的出院伤员表示周围存在非盈利机构。但是只有12%的伤员表示接收到过非盈利机构的服务,并且表示其服务类型主要是复康类服务。令人值得注意的是,超过70%的伤员表示不希望有非盈利机构为其提供服务。由此可以看出,出院伤员们接收的援助主要来源于政府,非盈利机构为其提供的服务与支援还是有限的。并且,伤员们对于非盈利的信任度不是很高,对其的期待值较低。

  • 关键字
  • 社工
  • 责编:安旭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