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深圳社工的服务质量在走下坡路?

2018-06-21 08:58   社工知行录 投搞 打印 收藏

0

时常听到社工业界人士反馈,说整个社工行业的服务质量都在走下坡路。作为在深圳社工界摸爬滚打近6年的老社工,对比早些年的深圳社工行业情况,我竟也有社工服务质量在走下坡路的同感。

2018年6月20日,邂逅社工平台发起了样本为1000名社工的投票,旨在了解目前社工是否愿意继续从事社会工作,原文链接和投票(截止6月20日晚10点)结果如下:

投票:你是否还想继续做社工

微信图片_20180621085652

投票显示,做社工和不做社工,占比基本各占50%。

微信图片_20180621085658

时常听到社工业界人士反馈,说整个社工行业的服务质量都在走下坡路。作为在深圳社工界摸爬滚打近6年的老社工,对比早些年的深圳社工行业情况,我竟也有社工服务质量在走下坡路的同感。

对于当下的深圳社工发展现状,在悲伤的同时更多的是无奈。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社工行业的衰落,也不是短期内造成的,归根结底还是这几年社工行业发展战略的变化,造就了今日的青黄不接。

一、政府干预让社工服务朝形式化转型

从“社区服务中心”变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再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这样的变化不仅仅只是名称的变化,更多的是政府对于服务中心的干预更多了,这样的干预是把双刃剑,好的方面今天不作详细探讨,不好的方面在于限制了社工往专业化发展。

早些年的社工会为一个疑难个案的完结而感到自豪,同行会佩服,督导会肯定,社工自身在专业上也会有成长,然而这样的疑难个案在政府领导面前却得不到肯定,领导会告诉社工不要只服务一个人或一个家庭,要将社工服务普众,参与的人数越多越好。

在这样的干预下社工为了迎合领导的口味,渐渐开始将精力放在社区活动上,虽然说普众性的服务也不可或缺,但越来越少的社工会将精力投入到个案专业服务当中,为了吸引更多人参与,社工服务也渐渐变成了只考虑趣味而不考虑解决问题的服务,演变到现在,社工服务更多的是免费派发礼品的服务,在满意度调查中,参与者拿了礼物后都给五星好评,无形当中社工就会被这种虚荣的肯定蒙蔽,从而看不清身边艰辛困苦的人群。

于是,好社工的定义从“帮助我走出困境的人”变为了“给我更丰厚礼品的人”,专业社工的定义从“让案主满意”变为了“让领导满意”。

二、薪酬现状让社工机构找不清方向来

物价飞涨但政府购买社工的经费不涨,员工渴望涨薪不断给社工机构施压,机构决策者也因为人才的流失而不得不寻找新的道路,从此,许多社工机构从公益机构变成了披着公益外套的商业机构。

社工机构的精力也从“怎么让本机构的社工服务更专业”变成了“怎么让本机构能拉到更多的赞助”的方向倾斜,所以很多社工机构都下达死命令,每个初级督导每年要拉到多少人民币的钱,而拉到的钱有百分之几用于人工补贴,要想涨工资就必须拉更多的资源。初级督导接到这样的任务之后又向下级层层试压,分配每个团队或每个社工每年至少要为机构拉到一定金额的钱,否则会扣除绩效。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当“抓服务质量”的重心偏向“拉更多资源”倾斜后,初级督导就再也没有精力去管社工的专业服务了,更没有时间去问候社工近期的心理状态和成长需求了,甚至削减了团建经费和集体督导的机会,有人文关怀的机构渐渐沦为了机械化的机构。

这样的机械化机构急功近利,在发展战略上总希望社工能做更多的项目,能研发更多的产品,然而面对社工人才流失,新社工经验不足的现状,这种项目化、产品化的发展方向无疑是想一步登天的天方夜谭,新社工接到这样的任务也存在着许多迷茫,然而迷茫又能怎样呢?督导哪里有精力去管社工是否迷茫?

培训少了、专业督导少了、交流少了,社工的进步也少了,到最后,这样的社工机构越希望做出点成果,但也越做不出很亮眼的成果。

最后,深圳社工专业交流的话题也从“今年学会了几个专业手法”变成了“今年拉了多少赞助”。

三、人才流失让社工行业门槛降低

面对当下的社会工作发展环境,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的社工因越来越失望而转行,面对岗位人员的缺失以及购买方的压力,社工机构也只能放低门槛招人,有的机构甚至把条件放低到只要是个人都能来顶岗。

越来越多非社工专业的人涌入到社工行业当中,也就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在岗社工缺乏社工专业素养,虽然有的人已取得社工资格证,但毕竟缺乏一些专业熏陶,要把社工的专业伦理、知识、理念灌输给一个新人,需要花费更漫长的时间,再加上政府的普众思想干预,督导又没把重心放在培养社工上,于是这个新人有极大可能成长为只会讨好领导而不会排忧解难的假社工。

“假社工”多了,社工服务质量就再也上不去,而社工机构的领导只会问责中层管理者,给岗位主管施加压力,这无形中逼走了经验丰富的主管和老社工,而面对中层管理者的缺失又迟迟招不到合适的管理人员,社工机构的领导无奈之下只能授权给已经入行一年“经验丰富”的“假社工”担任岗位主管,而这样的“速成主管”带领一批“假社工”,做着免费给居民派发礼品的“满意”服务,沾沾自喜的将领导的肯定当作成就感,然后信心满满的带着团队成员去评奖评优。

于是,社会“和谐”了。

四、惰性服务取代积极服务

督导把资源拉回来了,做事的当然要靠一线社工,当然这也不是白做,会有用人补贴。除此之外,政府主管部门又把“大盆菜”项目全面铺开,让社工负责执行,于是各种吸引居民的服务想开都可以申请,并有丰厚到“逆天”的经费支持,同时还可以外包给第三方运作,社工只负责招募人员和提供场地支持。

这样一筐筐的服务放在社工身上,社工也将精力放在这种简单易操作的活动上,做事少了还能拿补贴,甚至还可以算作自己的服务指标,岂不是三全其美?

这种“惰性”服务一旦放在社工身上,就极少有社工根据自己服务群体的需求去设计专业服务了,每天窝在办公室内发通知、登记报名信息、布置场地,一项项达到“专业目的”的服务就完成了。

越来越少的社工愿意走出办公室,去入户探访和个案跟进,个案量越来越少,处理的问题也越来越浅,遇到疑难个案就转介给大盆菜项目购买的心理咨询师。没有了专业的接触,也没有了专业的反思,也就没有了专业的成长,当然也没有了社工机构一直想要的好项目。

虽然社工机构都在鼓励社工多接项目就能多拿补贴,无形当中就在倡导社工摒弃专业信仰去多赚钱。项目多了也意味着社工要做更多工作,“惰性”服务和“赚钱”思想一旦渗透到社工的骨子里,再好的项目也会被社工做成烂活动。

社工会评估自己的投入和回报,同样是加班,累死累活做项目每个月也就能拿到几百块钱的补贴,还不如搞个副业,下班后去经营自己的生意,每个月不用那么累就能赚个一两千。

一旦社工把心思放在副业上,就更少有心思去顾及专业服务了,对待指标量和项目的态度只要完成就行了,至于质量和专业,可以在写文书时补出来。

五、购买方误解了社工的作用

“假社工”多了,人们只能看到“假服务”,这也会给人们带来一种误解,认为社工服务就是搞活动发礼品的一群人,更有甚者会把社工和义工划成等号,“社工什么都能做”、“有需要找社工”、“社工就是万金油”等话语深入人心,而忽略了社工“助人自助”的本质,社工从来都不是“施舍者”而是“同行者”。

这样的误解深入人心之后,越来越多的单位觉得社工既然什么都能做,那就招个社工。其实某些岗位仅仅只是缺个人而不缺乏社工服务,希望降低用人成本而购买廉价的社工而不是昂贵的员工,很多社工机构为了扩张,不管什么岗位招标都努力投标,从来没有为“专业”口碑去考虑。

最终,社工这样一群专业人士在各方力量的摧残之下,沦落成众人眼中的低端职业,所以购买方也只愿意出低端的价位购买一个社工。于是,追求专业自豪感的社工都转行了,追求稳定的社工都干起了副业,至于社工服务质量,依旧在走下坡路。

虽然深圳社工目前发展现状令人十分失望,然而从明天起,我依然会回到自己的岗位上继续做“社工”,毕竟社工真的就只是一份工而已,至少在深圳是这样的,少些这方面的思考,心态就会更加美好,信仰和情怀只是某些社工机构的遮羞布,当然你也可以选择相信。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