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刷脸”到“秒批” 从打通数据到开放数据 从“一键办理”到“一屏智享”
深圳:建一流智慧城市 走社会治理新路
深圳市党群服务中心里,党员在智慧党建体验馆点播视频。南方日报记者 朱洪波 摄
深圳市党群服务中心智慧党建体验馆中,党员“刷脸”辨识身份信息。南方日报记者 朱洪波 摄
出门上班,基于华为云EI的交通智能体,能够实现路口交通灯的智能控制,优化主干道路路口的等待时间;去政府办事,“刷脸”即可调出电子档案,免去繁杂的交证、填表等工作……
上述智慧场景正在深圳上演。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联合北京国脉互联信息顾问有限公司发布的《第八届(2018)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报告》,深圳智慧城市发展水平指数达76.3,位居全国第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下称《意见》)提到,深圳“已成为一座充满魅力、动力、活力、创新力的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深圳的创新之处,不仅在于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创新,也包括社会治理的创新。”业内专家表示。
深圳作为广东省“数字政府”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之一,在推进“数字政府”建设、为现代化治理赋能上下足了功夫:2012年开始实施“织网工程”;2013年成为全国首个“政务信息共享国家示范市”;2017年信息社会指数蝉联全国各大城市首位;2018年提出建成“国家新型智慧城市标杆”,2020年要实现“六个一”目标……以往的丰厚积累,为深圳“促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1 数据流通是基础
推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
不用接触水体,隔空就能判断水杯装的是水还是白酒,这是2019深圳开放数据应用创新大赛成果分享汇展示的应用成果——高光谱成像仪。深圳市水务局工作人员表示,通过此产品,仅利用拍摄成像就能进行建模计算,方便了化验检测水质。
“推动政府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流通,是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深圳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局长刘佳晨介绍,深圳市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已经开放了14个领域1095项共1.4亿多条数据,向有数据开发能力者问策,共同破解更多城市治理和民生难题。
“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政府积累了大量实时、高价值、高可信度的数据,如果能适度向社会开放,让政府数据和社会数据进行‘碰撞’,将产生良性的化学反应。”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李卓文说。《意见》提出,深圳要“综合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社会治理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近年来,深圳持续深耕政务数据管理,推进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目前,深圳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已连接10个区和68个部门,汇聚了人口、法人、房屋、电子证照、公共信用等数据资源超过211亿条,形成了约2000多万人口、360万法人、1400万间房屋、1928万张电子证照等政务服务大数据库。每天数据交换量超过2000万条,高峰值达到近8000万条。“这些数据每交换一次,可能就有1个市民少跑一次办事窗口,少盖一个章。”深圳市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胡晓清说。
“数据是一座富矿,只有流动起来,才能进一步发挥红利。”刘佳晨表示。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全面建设的启动,粤港澳产业融合步入快车道。《意见》提出,深圳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数据的流通将极大提升大湾区居民跨城办事效率和产业发展。
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崔曙光认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深圳具有得天独厚的建设优势。”主要优势有三点:一是基础设施起点高,如有国家超算中心的长期建设积累;二是技术积累深厚,聚集了大批大数据技术人才,分布在如腾讯、华为、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等企业和高校;三是产业链和生态环境完备,在信息产业方面具有完善的产业链条,建设大数据中心从设备到集成,再到应用场景都有强大的优势。
崔曙光以智慧医疗举例,通过运用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可平衡粤港澳大湾区三地的医疗资源分布和缓解医患供求关系紧张,比如香港的医生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技术为内地患者提供服务,丰富的内地患者数据也可以为香港的医学研究提供驱动力。
2 智慧化服务是保障
聚焦智慧公共服务等十大重点工程
在宝安西乡街道,工作人员通过电脑就可以了解某个地址相关的人口、法人、房屋等相关信息,从而进行管理。这只是深圳智慧化城市管理的一个缩影,市民们也正在享受“智慧城市”带来的多重便利:公交地铁扫码乘车,路边停车APP自动感应,餐厅用餐扫码追溯食品安全……对未来城市的设想在深圳逐步成为现实。
“加快建设智慧城市”,是《意见》对深圳提出的要求。去年,深圳正式出台《深圳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方案》,深圳将努力在2020年实现“六个一”发展目标,即“一图全面感知、一号走遍深圳、一键可知全局、一体运行联动、一站创新创业、一屏智享生活”。深圳市智慧城市大数据研究院院长陈东平表示,深圳起步早、基础牢,特别是“织网工程”形成强大的城市大数据中心,为智慧城市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今年1月,深圳人专属APP——“i深圳”正式上线,“一屏智享生活”的美好生活正在实现。以企业年报公示为例,此前办事人需要用电脑提交,或者现场办理,一旦超过规定时间,将罚款5000元。现在通过“i深圳”,办事人只需在手机上填写相关信息,随时随地都可以提交办理。截至7月15日,“i深圳”已汇聚各类政务服务和便民服务事项3091项,全市个人政务服务事项接入率已达57%。
足不出户即可办事,“秒批”“不见面审批”等“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创新举措提升了公共服务水平。2018年6月,深圳在全国率先开展应届毕业生接收“秒批”改革,2019年2月将改革扩展到在职人才引进、博士后和留学归国人员引进。截至目前,深圳已有社会投资项目备案、网约车许可、个体工商户注册、企业投资项目备案、老龄津贴发放等104个量大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秒批”,预计今年底“秒批”事项将增至200个。
如今,深圳正聚焦实施高速宽带网络、全面感知体系、城市大数据、智慧城市运行管理、智慧公共服务等十大重点工程。未来,深圳将对标国际一流智慧城市的建设样板,继续推进公共服务、城市治理、营商环境等领域的改革和创新。“以智慧城市建设创新推动社会治理模式,为深圳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方向前行、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提供良好保障。”深圳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负责人表示。
3 党建引领基层社区治理
以“党建+”助推社会治理现代化
开设有24小时自助便民服务区、综合办事大厅、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北站小巢”四点半学堂等26个功能场所的北站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在深圳的基层社区版图上,是一个独特存在。
这座与深圳北站同步诞生的年轻社区,位于深圳北部都市核心区,管理人口多达7.2万人。社区同时还拥有政府部门、上市公司、保障房小区等多元化组织形态,这给基层单位治理带来不小挑战。如何最大程度凝聚社区治理合力?2017年,民治街道党工委指导北站社区成立社区党组织联席会,构建了党建引领“社区+车站+学校+商圈”共治体系,发挥了党建融合带动社区共建中“条块整合”的作用。
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方面,深圳探索出一批影响老百姓幸福感和获得感的基层治理解决方案,使基层基础建设更加牢固。
在深圳盐田,自2015年开始陆续建设了盐田网“民生盐田”栏目、社区民意表达室和“盐田民意通”三大平台。其中,“四个第一”确保基层民众诉求上达后,有具体部门签收和落实。“小到路灯破损、井盖缺失,大到违法违章、治污治水……这些事情,老百姓只要通过‘盐田民意通’平台,就能及时传达给我们。”盐田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袁虎勇说。
“加强基层治理,改革创新群团组织、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模式”,是《意见》中对深圳的要求。纵观深圳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党的建设始终贯穿于城市社区治理全过程,街道党工委的“轴心”和“龙头”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深圳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必须在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方面积极探索,率先示范和作出表率。”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常兴华表示,深圳要积极发挥特区优势,打造全域“服务型、功能型、智慧型”党组织,以“党建+”助推社会治理现代化。(记者 张秀娟 李定)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