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华中师范大学、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中国心理学会主办,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承办的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心理建设高端学术论坛在线举行。来自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心理援助热线平台上1200多所高校老师代表和中国心理学会、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的专家与学者。论坛同时在直播平台实时转播,3.3万余人在线观看。
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华南师范大学资深教授莫雷,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周晓虹,陕西师范大学校长游旭群,天津师范大学副校长白学军,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韩布新,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许燕,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会长候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建新,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郭秀艳,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宗奎,华中师范大学教授佐斌等出席论坛并作大会发言。
华中师范大学校长郝芳华,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林崇德出席论坛并致辞。论坛开幕式由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彭南生主持。特邀报告第一阶段由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会长、南开大学教授汪新建主持,第二阶段由中国心理学会原理事长、北京大学教授周晓林主持。
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郝芳华指出,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前提下、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加强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心理建设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心理科学不仅能够解释很多社会过程和社会问题的机制,而且能够在引导社会心态和社会行为方面提供全面的专业支撑。在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视域下,着力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她介绍,在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和支持下,学校迅速搭建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心理援助热线平台,迄今共服务求助者超过2.5万人次;围绕疫情防控和复工复学,为政府和公众推出心理疏导文章、音视频节目、电子书籍、网络公开课、心态自检自助工具;依托专门热线和全方位的工作体系,为全体学生和教职员工提供及时周到的心理支持。下一步,将继续努力,建好心理援助平台,拓展心理建设功能,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建设发挥更深远的作用。
陆林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对大众精神心理健康的影响,尤其表现为隔离带来的心理问题、疫情对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疫情对儿童、青少年、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等方面。陆林从精神卫生资源、组织领导和政策制度、心理危机干预方式、基层机构专业医疗资源、精神障碍污名化、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分析了现有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不足。他认为,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要扩大心理健康服务队伍,构建精神卫生专科医联体和联盟,增加向基层医疗机构精神科投入,做好科普宣传工作。
许燕表示,灾难的涟漪效应主要表现为发生数量的复合性、扩展区域的共振性、伤害广度的波及性、持续时间的滞后性和灾难启动机制凸显社会性。许燕从社会性和心理性结构紧张、不同文化下的应对方式和情境诱因等角度分析了灾难涟漪效应的社会心理发生机制。她提出,后灾难时代心理建设的具体策略,具体包括:加强灾难前端的社会治理,减少社会性结果紧张的负面效应;推进灾难过程中的心理服务,降低心理性结构紧张的减力效应,提升政府应急管理质量,控制不良环境诱因的启动效应;加强后灾难时代的应对策略研究,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全面建设。
探索疫后社会心理建设路径
周宗奎结合教育部心理健康热线的运行情况和系列全国性调研报告,精准刻画了新冠肺炎疫情进程中心理需求的变化,分析了疫情发生以来不同时段、地区、人群所表现的相关行为态度、情绪表现和需求变化。他表示,后疫情期的心理需求表现为普通人群的情绪行为逐渐趋于平稳,重点人群的心理健康问题开始凸显。社会心态层面,人群歧视和地域歧视成为突出的现实问题,这与地区控制措施差异有关。心理服务的组织模式上,前期主要采取“政府—大学—志愿者—服务”的中国特色模式,整合实现了“搭建平台—整合资源—专业服务—社会效果”的统一,在技术模式上探索采用“互联网+人工智能”助力心理服务的模式。
佐斌以“‘疫后’社会心理建设的实践路径”为题,分享了他与研究团队在心理抗疫中的积极作为。佐斌提出,要系统、科学防范化解“疫后综合症”,推进个人-群体-社区、三位一体的“疫后”心理建设,也即:面向所有人开展心态引导,加强全媒体、全方位宣传教育,解决好“信任、信念、信心”问题;面向涉疫重点社会群体做好心理康复工作,通过精神卫生与心理健康干预帮助心理适应与复原;面向社区建立运行有效的中国特色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实现社会心理服务的可及性、便利性和有效性。
韩布新首先系统回顾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心理学会所做的工作及其影响,强调心理援助在新冠疫情应对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接着,从人(管理者,服务者,需求者)、事件(切入点,形式和效果)和运行机制(有序、协调,高效)方面系统论证了心理援助联动机制,并从内在与外援,需求与动机,现代与传统等视角进行了论述,为下一阶段的心理援助指明了重要方向。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莫雷分析了国内外心理服务工作开展与体系构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整体思路:强调以人民为中心,以建设健康中国为基本宗旨,以培养良好心态、提升健康素质为发展性目标,以调节不良心态、矫治心理疾病为干预性目标。在运行管理体制上构建“三系统、四层次、两中心”的联动体制,建立“实时掌握舆情,主动开展服务”的服务工作模式。
张建新从社会心理服务与社会治理的相互关系切入,梳理回顾了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结构,以及清末民初以来我国大众心理学的发展。他将现代社会治理与传统社会治理、东西方社会治理进行比较后强调,疫情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要以“知”搭台(认知创新),从“意”入手(需求满足),依“情”观效(情感平衡)。
林崇德认为,社会治理和心理服务可以上升到社会文明素养建设层面上来。他指出,文明素养的提升是新冠肺炎疫情后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在各类人群心理建设过程中,提高国民多方面文明素养应该成为社会治理体系中心理建设的根本性任务。
郭秀艳作了题为“中华传统文化视域下的成功老化”的报告,她从中华传统文化的角度切入,从行为、脑结构、静息态脑功能连接、任务态脑活动等方面探讨了长期太极运动与老年人后悔情绪的关系。郭秀艳研究发现,长期太极运动的老年人冥想水平更高、伴随决策的后悔程度更低、情绪稳定性更强、更倾向于成功老化。神经生理特点上表现与行为实验的结果一致。(记者明海英 通讯员苏晓刚 温芳芳 孔繁昌)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