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阿姨,我们去探望周阿婆了,暖心坊这里就交给您了”钟阿婆今年62周岁,今天轮到钟阿姨当值负责管理长者暖心坊。“量体温、加热中药按摩包、调试泡脚桶、登记长者信息......”这些常规的工作都由钟阿姨来负责。
像钟阿姨这样在长者暖心坊提供志愿服务的低龄长者还有50位,她们组建了一支专属于低龄老人的志愿者队伍——“银龄”志愿者服务队。
1.家门口的老年驿站
坪山街道长者暖心坊于2019年10月正式成立运营,场地主要划分为6个功能区:阅览区、长者食堂、休闲区、老年大学、办公室和特殊服务区,面积共计210平方米,是一家集日间照料、居家养老、医养结合、心理服务、志愿者服务等多功能的嵌入式小型的公配物业老年人服务的党群养老服务站点,是家门口的党群站、会客厅、托老所、便民点。
暖心坊以满足坪山街道六和社区及周边老年人用餐服务需求,解决高龄老人日常用餐难题为主要出发点。
通过开设休闲、娱乐、技能提升和特色服务项目,整体围绕着“四老五助”养老模式满足社区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社区老年人的社区生活,提升老年人价值,让老年人过上暖心、安心、舒心的社区居家养老生活。
2.“四老”服务满足老年人多层次的服务需求
“基础养老”通过走访排查网格数据查询摸清辖区老年人底数,建立老年人服务台账。为全体老年人,提供养老政策咨询、协助办理 、 服务链接 、 信息采集等服务 。
以高龄、空巢、独居、孤寡等困弱老人为重点服务对象,积极构建政府主导、社区参与,多层次、多类型、多元化的服务体系;引入社会资源,为老年人提供周到、便捷、高效、体贴的专业化服务,让辖区老人充分享受到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果。
通过摸底排查,坪山街道辖区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9370人,长者暖心坊所在社区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4612人。
户籍老人通过政府的居家养老、高龄津贴、重大疾病救助等定补的方式满足户籍老人的基础养老需求。非户籍老人通过链接辖区内爱心企业、社会组织、老年人服务项目等针对性的满足非户籍老人的部分养老需求。
“健康养老”一方面长者暖心坊充分发挥了毗邻社康中心的地理优势,与社康中心建立“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模式。长者暖心坊登记在册的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享有社康医生上门义诊、电话问诊、健康知识咨询等优待服务。
另一方面长者暖心坊通过链接多家医疗机构积极为老年人群体构筑保健、康复健康等学习平台,通过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健康带回家等参与式的活动为老年人提供饮食营养、卫生保健、慢性病康复及健康档案跟踪随访等服务,为老年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暖心坊在关注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同时也积极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通过开展心理关爱项目(社区试点)掌握试点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与需求。
项目自7月份正式实施至今共完成心理调研问卷1886份,其中一般心理问题老年人1649人,心理问题临界老年人182人,心理问题高危老年人55人。
针对一般心理问题老年人,社工通过讲座等形式开展宣传,与其交流互动,鼓励其继续保持乐观的工作态度,积极参与社区活动;
针对心理问题临界老年人群体,建立了走访机制,由社工、心理咨询师定期了解老年人心理状况,同时,鼓励和邀请其参加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及社区兴趣小组等活动;
针对心理问题高危老年群体,密切区级、市级精防专业机构合作,由区疾控中心邀请市康宁医院专家上门提供评估复核,针对调查结果为老年人提供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必要的转诊服务。
“文化养老”暖心坊依托老年大学(总校-分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手工艺班、合唱班、书法班、国画班、舞蹈班、阅览观影、清茶谈心等活动,有目标、有计划、有秩序、有成效的推进老年人的文化生活,同时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在日常文化生活中,将文化养老与兴趣养老相结合,在潜移默化中打造出“文化养老”的社区氛围。
老年人通过亲身体验将社区文化带到生活中,影响到家人和身边的亲朋好友,建立一个高质量的社会生活关系网。
暖心坊坚持“学习是最好的文化养老”理念,学习并不是单纯的上老年大学,而是泛指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进而找到志趣相投的伙伴,然后与之共同学习,一起进步。
一方面通过学习让长者们生活由此丰富多彩起来,让生活更有价值,更有意义。另一方面也让长者们获得精神的归属感,每天都过得充盈和快乐。长者通过学习研究不再单纯的以“学员”的身份参与文化生活,很多长者变身“公益讲师”,将自己的所学所研究的课程教给其他人,实现了自我的价值。
“互助养老”坪山街道长者暖心坊引入了“时间银行”的概念组建“坪山好邻居”银龄长者志愿者团队(健康的低龄长者组成),由银龄志愿者常年稳定的陪伴社区高龄、困弱老人,通过定期对社区内高龄、空巢、独居、孤寡等困弱老人进行探访,解决社区老年人晚年孤独,缺乏陪伴和照料的问题;
另一方面深入开发社区低龄老人自我价值,提升其自我效能感。通过持续的探访互动,为辖区老年人搭建一个守望相助,互助养老的服务平台。
钟阿姨就是银龄志愿者队伍成员之一,通过在长者暖心坊提供公益服务,每服务一小时就可以获得“一元”的时间币,“时间币”可以存在“时间银行”里。通过“时间币”的多少来换取将来的养老服务。
钟阿姨说“现在还有能力做点力所能及的工作,等什么时候做不动了就来长者暖心坊用自己积累的时间币换取相应的服务。这样挺好的,提前给自己的将来做点保障”
暖心坊特别设置了“公益颜值超市”,银龄志愿者每提供一小时的义工服务也可以获得相应的“颜值币”,“颜值币”的多少可以在“公益颜值超市”里兑换相应的物品。
通过“时间币”和“颜值币”实现长期与短期服务相结合,既鼓励了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又为将来的互助养老服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五助”服务实现全方位养老服务需求
“社工专助”暖心坊服务团队以专职养老社工为主,以心理咨询师、康复理疗师、社康医生、护理员、志愿者等为辅的综合性团队组成。
一方面社工及其团队成员为老年群体提供专业的社工服务,满足老年人精神慰藉、危机干预、社会支持网络建设、社区参与、老年教育、权益保障、政策倡导、老年临终关怀等方面的实务性专业服务。
另一方面发挥社工督导的角色,指导老年人实现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帮助老年人成为老年人领域服务的“专家”。在满足自己服务需求的同时惠及其他老人群体。
“邻里互助”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邻里之间守望相助已经成为一种不可取代的助老方式。
前段时间上海一位88岁高龄的老人将自己价值300万的房产赠送给了自己楼下卖水果的老板的新闻上了热搜,老人有自己的亲属但是老人还是将房产给了一个“陌生人”。
对于其他人来说那个卖水果的老板的确是陌生人,但是对于老人来说,这位水果摊的老板是自己的邻居,正是这位邻居的悉心照料自己的晚年生活才能过的如此幸福。邻居的作用在助老养老服务中越来越重要。
长者暖心坊积极构建和谐的邻里关系,每到中国传统节庆日都会开展与主题相关的活动,扩大老年群体的朋友圈,加深邻里之间的情感为邻里之间的互爱互助打下基础。
“亲友相助”目前我国的养老格局是9073格局即90%的老人在家庭居家养老,7%的老人在社区养老,3%的老人在养老机构养老。绝大多数老年人的养老方式还是依托家庭由子女、亲属、亲友赡养和帮助。
对此,暖心坊特别成立了家庭护老会和助老亲友团,为家庭老年人照顾者子女、亲属、亲友提供支持。
一方面增强家庭照顾者照顾老人的能力;另一方面为家庭照顾者提供喘息服务,可以让家庭照顾者在日常照顾老人的空隙得到休息。同时通过宣传引导更多的亲戚朋友加入在老年人的关心照顾的团队中来。
“志愿帮助”暖心坊有一位79岁的阿叔,子女都在外地工作,虽然身体硬朗,生活能够自理,但是阿叔总感觉自己活得没意思。阿叔曾多次对社工说“不知道哪天自己在家没了也不会有人知道”。
在社区中,针对孤寡、空巢的老人只靠社工定期的走访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发挥更多的力量来关注这些老人,志愿者则是一支非常重要的养老服务力量。
在辖区除了“银龄”志愿者服务队定期走访探望高龄老人之外,还有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生育关怀志愿者服务队等多支志愿者队伍进行为老服务。
针对辖区高龄、空巢、困弱老人按着“结对子”的方式由义工每天通过电话、微信、上门等多种方式进行问候。
接下来暖心坊将扩大志愿者服务内容,根据老年人的需求和志愿者的特长、时间进行匹配,适当增加陪同就医、外出买菜、上门维修等志愿服务,满足老年人居家养老需求。
“老人自助”坪山街道长者暖心坊旨在打造一个家的氛围,凡是到暖心坊的老年人都可以自由、自主的使用设备、设施。
“中药包不热了自己用微波炉热”“想和养生茶了自己去饭堂煮”“想唱歌了自己预约场地设备,自己使用设备”就更有的长者看到暖心坊的扫把坏了就把自己家里的扫把拿过来。“
这里就是我们第二个家,早上把孩子送到幼儿园,然后就来这里看看电视、敷敷药包”“她们社工很忙的,我们就自己来啊,她们也放心我们,我们也能自己服务自己”阿姨们经常这样说。
接下来暖心坊将建立一套完善的老年人自助互助管理服务体系,用更加科学、标准的方式方法来实现老年群体之间的自我参与、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打造老年人领域服务生态圈,促进老年人服务之间的微循环。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