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近日印发《关于推动发展“社区慈善基金”的行动方案(2022-2025年)》,广泛动员社会慈善力量参与基层治理,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这是苏州在“五社联动”上进行的最新探索。“五社联动”是在过去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三社联动”机制基础上,将社区志愿者和社会慈善资源纳入其中,实现社会力量优化组合,形成基层治理强大合力。
持续推进“五社联动”,为苏州基层社会治理注入新动能。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曹路宝在此前苏州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现场推进会上指出,苏州要坚持问题导向,强化“落地落实”关键举措,全力推动社会治理效能显著提升,将苏州打造成一座善治之城。
从“最后一公里”到“最好一公里”
从“三社联动”到“五社联动”,苏州探索走出一条以社区为平台、社会工作者为支撑、社会组织为载体、社区志愿者为辅助、社会慈善资源为补充的基层社会治理新路。
不久前,在苏州高新区狮山横塘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由狮山横塘街道社区发展基金会联合高新区慈善基金会发起的“‘我们在乎’——你的公益‘微’梦想”项目汇报会上,12个已落实的项目涉及助力贫寒学子、关注失独老人等方面。
家住狮山横塘街道馨泰花苑的小雨(化名)就是项目受益者之一。小雨母亲身患白血病,全家生活陷入困境。但小雨并没有消沉,主动帮助父母做好家务后,便在家里仅有的小饭桌上写作业。来自馨泰社区社工室的社工黄萍了解情况后,便向基金会提出申请,“我希望给小雨一个书桌组合柜,让她能有一个自己的小书桌用于学习。”很快,经过公益微梦想征集、专家评审等环节,小雨拥有了自己的书桌。
挖掘社会慈善力量,是苏州积极探索“五社联动”的生动实践。目前,苏州97个乡镇(街道)建立“社区慈善基金”,成功实施118个慈善项目;565个村(社区)建立“社区慈善基金”,引导5200万元慈善资金下沉基层一线。
如今,在苏州城乡大地,社工站工作人员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五社联动”迸发勃勃生机。截至目前,苏州全市建成99个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1191个村(社区)社会工作室,逐步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由“最后一公里”到“最好一公里”。
制度设计打牢基层治理基础
常熟市海虞镇海福新城社区是一个以动迁安置为主的大社区,常住人口1.3万多人。搬迁之初,不少人在楼道堆积杂物、高空抛物,邻里纠纷时有发生。回想起当初的治理难题,海福新城社区党委书记徐月红仍记忆犹新,社区为此建成1000多平方米的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中心,依托中心,通过党建引领,激发“五社联动”活力。数据显示,矛盾纠纷由当初每年1000多起,下降至现在50多起,纠纷化解率达99%。该社区先后荣获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区、省城乡基层援法议事范例等荣誉称号。
整合资源、联动治理,就地化解社区矛盾,“五社联动”正在激活基层治理“一池春水”,而其背后是苏州把制度设计挺在前的思考和探索。
2016年,苏州提出社区治理现代化的制度设计,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城乡社区治理现代化的意见》,重新架构社区治理体制机制,明确“多元主体共治、多层协商共谋、多方联动共推”现代化建设基本路径。此后,又相继制定《全面推进城乡社区治理现代化的行动计划》《关于全面推进社区服务社会化试点方案》等12个配套文件。
以社区服务社会化项目为例,苏州通过向专业社工机构购买常态化、综合性社区服务,并不断从项目内容、过程监管、绩效评估等方面完善项目管理,推动社区治理领域的社会化、项目化、专业化。截至目前,苏州仅社区服务社会化项目累计投入就超过3亿元,有100余个专业组织、1000多名专业社工下沉社区提供服务。
制度设计为“五社联动”打下坚实基础,苏州还突出队伍建设,筑牢人才强支撑。戴银燕是苏州市汀斯社工师事务所的一名中级社工师,“这些年,我参加了民政系统组织的个案小组、社区治理等培训10余次,能力和素养得到明显提升。”从6年前的“社工小白”到今天的专业人才,戴银燕从培训中获益良多,由她负责的《“五社联动”奏响基础治理新篇章》项目荣获苏州市城乡社区治理优秀创新案例奖。
针对新入职社工、社工机构负责人、项目主管等,苏州分类分层次开设课程。同时,依托高校社会工作专家资源,大力实施社会工作督导人才培养计划。近年来,苏州仅市本级就累计投入近500万元举办各类培训和继续教育,受训超过9000人次。
让“五社联动”激发更多活力
今年是苏州市争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的收官之年。苏州市民政局局长陈正峰表示,苏州市民政系统必须在更高站位上以系统思维扎实推进每一项工作,让“五社联动”激发更多活力,赋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5月27日,苏州召开全市民政领域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会,提出把发展社会工作、推进基层社工站建设作为当前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进一步深化“五社联动”机制,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当前,苏州各社区在资源禀赋、居住形态、居民结构等方面多样呈现,居民利益诉求、社区服务需求、基层治理要求复杂多样。苏州为此把基层社工站建设作为“五社联动”的重要枢纽,在去年年底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全覆盖的基础上,到2022年年底实现村(社区)社会工作室全覆盖。
依托分布在城乡大地的社工站,苏州鼓励社会各界具有各种专业知识与技能、愿意为服务社区贡献时间和精力的志愿者,以及广泛的社会慈善资源参与社会治理,弥补基层治理人才和资源短缺问题,形成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大合力。昆山市大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要承接政府购买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昆山市大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副总干事周菲介绍,中心依托基层社工站,发挥社会倡导与资源整合功能,通过社区公益大赛将各类慈善与志愿者资源转化为服务,以“项目化”形式回应居民需求。在这里,由慈善、社工和志愿者联合推出的“‘我们都一样’残障儿童基本能力提升计划”,让90余名智力障碍儿童得到康复训练。
苏州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方世南认为,苏州结合自身特点,充分利用人才和慈善资源丰富的优势,让各个要素实现良性协同发展,激发“五社”在联中动、动中联的链式效应,形成基层治理闭环,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赋予新的内涵。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