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支持理论视域下社会工作介入城市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的路径分析

汲俊臻 2022-08-23 09:06   社工中国网 投搞 打印 收藏

0

我国的脱贫攻坚已经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在新的发展阶段下,相对贫困问题将成为治理的重点,城市支出型贫困家庭作为相对贫困的典型代表,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关注。借助Cite Space可视化软件,了解支出型贫困的研究现状,从理念、方法和模式三个层次分析社会工作介入城市支出型贫困家庭的可行性;对社会支持理论与社会工作实务之间的机理进行阐释,进而借助社会支持理论,尝试提出社会工作可从个人网络、自助群体和小组网络以及社区网络三个方面对城市支出型贫困家庭进行介入,重视支出型贫困家庭的人文关怀和潜力

一、问题的提出

贫困是人类长期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如何降低甚至消灭贫困成为了世界各国政府的首要任务。作为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我国亦一直将反贫困作为政府工作要点,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社会救助政策体系。随着全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已得到解决,绝对贫困也已画上了圆满的句点,相对贫穷和个体贫困问题将会成为未来治理的重点 [1]。而作为相对贫困典型代表的支出型贫困,由于具有贫困维度广、致贫风险高、长期性等特点[2],需要在社会救助政策制定及实施过程中重点关注。2020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意见》,第一次系统地规划了我国的社会救助体系的顶层设计。《意见》在重点任务部分明确提出,要完善临时救助政策措施,实施支出型临时救助,并且强调要积极引导社会工作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健全分层分类、城乡统筹的中国特色社会救助服务体系[3],这充分表明国家近年来对于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制度、切实兜住兜牢民生底线的高度重视。

我国从2007年开始关注支出型贫困问题,2011年,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正式提出“支出型贫困”。沈君彬(2013)提出,支出型贫困是指家庭成员因重大疾病、突发灾害、子女上学、刚性住房等原因,刚性支出远超家庭承受能力而导致的生活贫困,与收入型贫困家庭相比,支出型贫困家庭因人均收入高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在现行救助体系下,无法享受低保相关待遇,易沦为社会救助无法顾及的夹心层[4]。谢宇和谢建社(2017)将支出型贫困的核心特征概括为“入不敷出”,并强调支出型贫困家庭无法单纯依靠自身力量摆脱贫困,同时指出根据家庭支出状况设立救助层级容易产生的争议[5]。田北海和王连生(2018)将核定标准引入时间维度,将支出型贫困家庭进一步规范为因刚性支出过大,导致实际生活水平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六个月内无法摆脱贫困状态的城乡家庭[6]。可见,目前对于“支出型贫困”的概念的界定,主要强调致贫原因和家庭消费支出两个层面的内容,较先前的仅从收入水平界定贫困有了一定的范围扩展。

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进行文献检索,输入主题“支出型贫困”后,模糊检索显示共有238篇文章,其中期刊文献136篇。剔除一篇无关文献后,以135篇期刊文献为样本,使用信息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 Space进行数据分析,运行得到关于“支出型贫困”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如图1),包含节点数量194个,连接线408条。从图谱中可以直观地了解到关于该主题的近期研究热点,关键词的中心性代表了其共词程度,中心性的强弱通过图谱中关键词的字体大小体现,字体越大,关键词在图谱中地位置越明显,则该关键词在图谱中的中心性就越强,中心性越高的关键词,一般即为检索时间内多数研究者较为关注的问题,也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或前沿[7];连接线的数量代表该词在图谱中的影响力大小,该关键词与其他关键词共同出现的连接线越多,则该词的影响力越大[8]。根据图1可知,在2010-2022年,与“支出型贫困”相关的排名前三的研究关键词分别为“社会救助(中心性0.43)”、“民政部门(中心性0.27)”以及“低保标准(中心性0.21)”。

 

微信图片_20220823151357

图1 “支出型贫困”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

通过对文献进行梳理发现,受到2014年《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出台以及2015年各地低保政策调整的影响,对于支出型贫困问题的研究多集中于2016-2020年,五年间共有90篇相关文献,约占全部期刊文献的67%。此外,在近12年间的研究中,对于“支出型贫困”的研究多从公共管理、经济发展、公共医疗、社会保障等视角出发,提出关于“支出型贫困”家庭的救助模式或机制,内容多集中于救助理念的转变、认定资格的细化、救助标准的提升以及救助经验的总结。在救助对象方面,较多关注农村的支出型贫困家庭,在我国现行城乡二元制体制下,救助办法也尚未对支出型贫困家庭的城乡背景做出明显的区别性调整;在救助政策方面,多倾向于参考临时救助的办法为支出型贫困家庭提供物质援助,以缓解其基本生存压力,对于其心理健康方面的关注较少,因此,本文将重点以城市支出型贫困家庭为对象,从能力不足和机会缺失的人文救助角度切入,以提升社会救助方法的多样性。

社会工作是秉持利他主义理念,运用科学方法,帮助贫困群体和困境人士解决其基本生活方面的问题,促进其能力发展,调适其与社会环境关系的职业性的专业服务活动[9],自80年代后期,我国各大高校开始设立社会工作专业以来,社会工作逐渐走上专业化、职业化和本土化的发展道路,在社会救助、疫情防控、社区发展等方面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结合图1的数据分析结果,可以发现,在与“支出型贫困”相关的研究中,社会工作与此主题的相关研究较少,仅在2020年出现过一次关键词“专业社工”。同样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进行检索,输入主题词“支出型贫困与社会工作”,仅能检索到两篇关于社会工作介入“支出型贫困”救助的硕士学位论文,作为以“助人”为核心专业理念、以社会救助为重要议题的社会工作而言,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于“支出型贫困”的关注,发挥好社会工作在“救急难”中的专业优势,重视对城市支出型贫困家庭的人文关怀和心理支持,丰富社会救助的手段和方式,对于加快健全社会救助体系的建设,进一步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社会工作介入城市支出型贫困家庭的可行性分析

1、 救助理念具有适切性

传统的社会救助理念把社会救助的对象视为弱者,是救助和帮扶的“被施予者”,这容易导致救助对象被社会主流群体歧视,处于被排斥的社会边缘位置。对于城市支出型贫困家庭而言,原本拥有良好的经济基础,且存在拥有劳动能力的家庭成员,只不过因刚性支出过大,不得已才接受社会救助,自身的脱贫意愿更强烈,自助的潜能也更高。而社会工作以助人自助为核心价值理念,注重人的尊严与价值,在界定问题时强调从人与环境的互动中切入,重视社会环境对个体成长发展的影响,反对将服务对象产生问题的原因片面地归结为个人,在服务中秉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观念,通过“赋权”、“增能”来挖掘救助对象潜能[10],提高救助对象的改变意识和改变能力,通过自身努力摆脱贫困,这些与城市支出型贫困家庭的特点及需求相吻合。

2、 救助方法具有综合性

社会工作是科学的助人活动,科学的助人方法是现代社会工作的基本构成要素,社会工作以个案工作方法、小组工作方法和社区工作方法为三大基本工作方法[11],在对城市支出型贫困家庭的帮扶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通过综合使用三大工作方法,为服务对象提供专业服务,满足其多重服务需求。首先,在使用个案工作方法对城市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的过程中,采用实地探访、与服务对象面谈等方式,获得关于支出型贫困家庭的详细信息,更好地了解其实际困难,从而提供专业化的个性。其次,在前期个案工作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社会工作者可以针对城市支出型贫困家庭的实际需要,使用小组工作方法成立各种类型的小组,如支持小组、教育小组和成长小组等,整合环境资源,在心理、情绪、认知方面给予小组成员影响和启发,帮助社会救助对象价值观念、行为模式、认知态度等方面的改变,协助其建立和完善社会支持网络、学习知识技能,促进其再社会化。最后,社会工作者利用社区工作方法,开展社区教育、社区服务等方面的活动,在社区内营造关注困难群体、与困难群体共度难关的良好氛围,在提升社区凝聚力的同时,发挥社区对于困难家庭的正向支持作用。

3、 救助模式具有全面性

通过对现有对于城市支出型贫困家庭的救助来看,各部门各司其职,以相对独立的方式开展救助工作,各部门之间的工作缺乏协调性,呈现“碎片化”的特点[12]。民政部门负责城乡低保、临时救助、灾后救助等工作,医疗卫生部门负责实施具体的医疗救助政策,就业服务中心负责开展就业救助,住房保障部门负责住房救助,妇联致力于服务于妇女和儿童,残联关注残障人士的帮扶等。对于城市支出型贫困家庭而言,致贫原因可能是因病、因学、因残或其他突发意外事件,不仅存在经济改善的需求,还存在脱贫、就业、心理支持等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各部门“碎片化”的角色分工对其申请相关救助造成极大不便。社会工作者在向城市支出型贫困家庭提供服务时,可扮演多种专业角色满足服务对象需求。例如,作为资源链接者时,社会工作者可有效为支出型贫困家庭链接所需资源,并将服务对象所需的各方资源进行联合,以其对于救助政策的了解程度,协助服务对象更加迅速、更加具有针对性地申请救助,同时,还可以作为服务提供者,直接为所需家庭提供心理情绪辅导等服务,满足其多重需求。

三、社会支持理论视域下社会工作介入城市支出型贫困家庭的逻辑解析

最早对于社会支持的关注,源于19世纪迪尔凯姆对于自杀问题的研究中,他认为个体的自杀行为与社会联系的紧密程度有关。20世纪70年代早期,对精神病学的研究中引入了社会支持这一概念,相关研究者提出,良好的社会支持能够有益于个体身心健康的发展。社会支持也在此时被引入社会学研究范畴,并于此后得到了长久的发展[13]。Cohen和Mckay(1985)指出,社会支持作为一种积极的人际交往,能够有效地防止个体受到压力事件的负面影响,它是一个人对自己的人际关系亲密性和亲和力的认识评估,同时也是在个人在适应各种人际环境的重要影响因素 [14]。程虹娟(2004)从社会互动关系、社会行为的性质和社会资源的作用三个角度对于社会支持分别进行了定义 [15]。在社会工作看来,社会支持是指为由社区、社会网络和亲密伙伴向个体提供的感知的和实际的工具性或表达性支持[16]。其中,社区是个体与环境间互动时所处的最外层系统,个人和社区的关系可以反映其与社会的整合程度,个体对社区产生的“归属感”,是其在社区互动过程中产生的;社会网络是指个体直接或间接接触的人,通过与社会网络中的他人互动,个体会产生“连结感”,也指实质与个体相连结的关系;亲密伴侣是指与个体产生密切关联的重要他人,个体与亲密伴侣的互动是一种“系属”关系,在此关系中的个体彼此认同和期待,并且对彼此的福祉有责任感。个体在与上述不同层面的环境的互动中,不断地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建立起相对稳定的社会关系网络,根据在互动中个体所获得的支持的来源不同,可将社会关系网络分为正式社会支持网络和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主要由家人、朋友及邻里等构成,该支持网络既能向个体提供物质与精神方面的支持,也能提供个体所需的特定服务和资源;正式社会支持网络一般包括政府、组织、基金会及各种社会服务机构等,该支持网络致力于通过提供各种社会性资源来满足个体生活发展需求,并不断提升社会保障和福利水平[17]。一般来说,个体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都会先求助于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当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无法满足需求时,才会向正式社会支持网络求助。

社会支持作为一个理论体系,不仅为社会工作者开展实务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也为社会工作者理解个人与社会问题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18]。在界定服务对象问题时,社会支持理论主张从服务对象所处的社会网络入手,考察环境对于服务对象的支持情况,这种界定问题的角度,将问题发生的原因归结为社会环境因素,而不是服务对象本身,也就避免了将服务对象视为失能者或弱者,强调社会工作在介入时应该更多地关注服务对象资源的运用、潜能的发挥以及社会支持网络的重构。在社会支持理论视角下的社会工作看来,支出型贫困家庭的社会支持网络出现了问题,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发生断裂,正式社会支持网络所提供的资源尚不能满足其生存需求,导致其陷入了生存困境。

四、社会支持理论视域下社会工作介入城市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的实施路径

社会社会支持理论视角下的社会工作实务强调对个体的社会网络(包括正式社会支持网络和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进行干预,来促使其功能的正常发挥。社会网络资源不足或者利用社会网络的能力不足的个体,是社会工作的重点服务对象[19]。在对城市支出型贫困家庭提供救助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内容除了协助服务对象申请相应的救助项目获得物质救助外,还致力于通过提供专业性服务来激发服务对象的潜能,增强服务对象的反贫困能力,重视其心理建设,帮助他们重建并扩展社会支持网络,促进提升服务对象的社会融合与社会支持水平。基于上述社会工作的三大基本方法,在社会支持理论视域下社会工作实务将介入的焦点放在以下三个层面:个人网络、自助群体和小组的网络以及社区网络。

首先,在微观的个人网络层面。个人网络是指一个人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方式与他人接触交流,经由这些人际互动关系形成一个社会支持系统[20]。以整个支出型贫困家庭为分析单位,这个系统包括家庭成员的亲戚、朋友及邻居等,除了在给与支出型贫困家庭相关经济援助外,个人网络还可以直接提供其具体所需的生活照顾和情感支持。因此,在对城市支出型贫困家庭开展服务时,社会工作者要尤其重视个人网络能力的发挥和资源的使用。在此层面,社会工作者首先需要确定家庭的网络大小和关系的基础构成,在与支出型贫困家庭建立良好专业关系的基础上,将整个家庭视为工作对象,综合考虑因病、因学、因残致贫的城市家庭需求的紧急程度,最大限度地快速了解家庭的个人网络状况,进一步评估网络中成员的能力,了解网络中支出型贫困家庭可使用的正向支持和资源,在充分掌握其基本情况后,征求家庭及个人网络成员改变的意愿,动员个人网络发挥对城市支出型贫困家庭的正向支持作用。

其次,在中观的自助群体和小组的网络层面。自助群体和小组的网络是指一群有相似社会地位和改变目标的人所组成的网络,小组成员在社会中由于缺少获得资源的能力而处于较为弱势的地位,组员拥有改变现状的共同需求,且改变的目标趋近相同 [21]。在此团体中,成员因为具有相似的境遇和心理状态,更容易通过互动和交流表达鼓励形成支持,例如受暴力影响的家庭妇女小组、病友支持小组等。城市支出型贫困家庭刚性支出过大多是由于患病、子女受教育或其他突发事件导致,其基本特征就是家庭成员中有拥有劳动能力者,家庭有一定的收入且收入水平高于的地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在中观层面对城市支出型贫困家庭开展工作时,社会工作者可以利用小组工作方法,将无劳动能力的患病家庭成员组建成病友支持小组,共同分享面对疾病的经验和技巧,探讨疾病的因应策略,处理因病产生的消极负面情绪,增强面对疾病的信心,提升治疗依从性。对于患者的照护者,社会工作者可联合医务人员为其开展疾病照顾讲座,传授病患照护方法,提升照顾技巧;寻求支出型贫困家庭的个人网络成员的协助,动员其为患病家庭成员提供暂时性生活照料,以帮助照顾者得到休息的机会,缓解其长期的照护压力;协助患者家属与医护人员交流关于患者的治疗进展,为其提供心理健康服务。此外,针对有劳动能力且存在就业需求的家庭,社会工作者可将其组织起来形成就业小组,与相关企业、社会组织合作,为其链接岗位资源,同时以小组的形式为其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进一步提升其就业能力。

最后,在宏观的社区网络层面。社区网络是在地缘基础上,通过自然发展的支援相连接而形成的支持网络。社区网络资源的充分使用,有利于帮助个体提升生活品质,从而促进社区更好地发挥照顾功能[22]。在此层面,社会工作者要将工作的切入点放在支出型贫困家庭所处的社区环境中,充分了解城市支出型贫困家庭所居住社区的基本情况,联合社区各居民组织,利用社区居民骨干的力量,在城市社区做好处于低保边缘的支出型贫困家庭的发现和识别工作,协助进行救助项目的申报和反馈,实行动态化管理,完善救助对象的准入和退出机制。通过社区营造方法,开展文艺体育、志愿服务等社区活动,鼓励支出型贫困家庭参与,增进与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扩大其交往范围,鼓励他们参加社区居民组织,参与社区事务,促进其社区参与意识的提升,从而使支出型困难家庭能够真正融入社区和社会,建立起积极的社区网络。使用社区照顾策略,帮助需要照顾人士能够在社区中正常生活,坚持以救急难为方向,与社区居委会、各级民政部门、教育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建立起良好的关系,通过公开透明的方式向社会募集资金,利用专业优势有效挖掘、链接和整合社会资源,进一步提升对于城市支出型贫困救助多元化主体参与水平,推动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参考文献:

[1]冀慧珍,杨雪.我国支出型贫困救助政策的问题与完善路径[J].晋阳学刊,2020(02):140-145.DOI:10.16392/j.cnki.14-1057/c.2020.02.020.

[2]高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统筹衔接:形势任务与战略转型[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0,34(06):29-39.

[3]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意见》[J].中国民政,2020(16):14-17.

[4]沈君彬. 发展型社会政策视域下支出型贫困救助模式的目标定位分析[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13(10):4.

[5]谢宇, 谢建社. 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下的支出型贫困问题研究[J]. 学习与探索, 2017(3):8.

[6]田北海, 王连生. 支出型贫困家庭的贫困表征,生成机制与治理路径[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3):10.

[7]侯剑华, 陈悦, 王贤文. 基于信息可视化的组织行为领域前沿演进分析[J]. 情报学报, 2009(3):9.

[8]潘黎,乔冬.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国际高等教育研究热点探析——基于1999-2008年《higher education》刊载文献关键词共词网络的分析[J].教育科学,2011,27(03):43-48.

[9][11]王思斌. 社会工作导论[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1.

[10]裴小茹.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研究[J].社会福利(理论版),2012(11):26-28.

[12]苏二威. 社会工作介入支出型贫困家庭救助路径研究[D]. 重庆工商大学.

[13]全宏艳.社会支持研究综述[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69-70.DOI:10.19406/j.cnki.cqkjxyxbskb.2008.03.034.

[14]Cohen S ,  Wills T A . Stress, social support, and the buffering hypothesis.[J].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85, 98(2):310-357.

[15]林顺利, 孟亚男. 国内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研究述评[J]. 甘肃社会科学, 2010.

[16]王思斌.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 (中级)[J]. 北京: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7, 20(0): 7.

[17]闫菲,陈岱云.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的社会支持状况研究——以济南市为例[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11(10):42-45.

[18]倪赤丹. 社会支持理论:社会工作研究的新“范式”[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3(003):58-65.

[19]路晓丹. 个案工作介入独居老人社会支持系统构建问题研究[D]. 河北大学.

[20]蒋占峰, 代伟杰. 农村留守妇女社会支持网络的社会工作构建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5, 26(7):2.

[21]李豪杰. 社区互助养老模式中社会工作介入的研究[D]. 河北大学, 2013.

[22]吴金凤, 杨健. 社会支持网络在社会工作中的运用——以老年个案为例[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 2014, 30(1):2.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