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法”与“善”同行 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与西北政法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25-10-17 09:49   社工中国网 投搞 打印 收藏

0

9月26日,古都西安迎来了一场聚焦“法治中国”与“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深度对话。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副会长、司法社会工作委员会主任彭东率调研组一行赴西北政法大学,就“‘枫桥经验’与社会治理研究院”建设情况及司法社会工作协同发展进行专题调研。

9月26日,古都西安迎来了一场聚焦“法治中国”与“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深度对话。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副会长、司法社会工作委员会主任彭东率调研组一行赴西北政法大学,就“‘枫桥经验’与社会治理研究院”建设情况及司法社会工作协同发展进行专题调研。

双方围绕科研合作、人才培养、社会治理创新等议题展开深入座谈,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举行授牌与聘任仪式。

此次调研组成员包括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司法社会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张祥、副主任陈龙、执行总干事张明敏、副总干事范海兰等。西北政法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枫桥经验’与社会治理研究院”院长汪世荣,学术委员会主任朱继平,立法研究院副院长兼“枫桥经验”研究培训中心主任李威、副研究员陈忠亚等出席会议。

640 (2)

图:座谈及签约仪式现场

座谈会上,汪世荣致辞表示,西北政法大学最大的特色就是红色法脉的传承和面向社会实践的研究取向。从建校伊始,学校就承担干部培训、司法人才培养与基层法治建设的重要任务。

彭东指出,司法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力量。

“西北政法大学在法学教育、社会治理研究和干部培训方面积淀深厚,与司法社会工作委员会的实务方向高度契合。”彭东表示,双方的合作不仅是学术交流,更是推动司法社会工作制度化、专业化建设的现实需要。

据了解,2005年,西北政法大学率先成立“‘枫桥经验’与社会治理研究院”,成为国内最早系统研究基层治理模式的高校研究机构之一。目前,该校设有社会工作本科与硕士两个层次的专业教育,形成了司法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婚姻家庭社会工作三大方向。

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司法社会工作委员会成立于2023年6月,现已覆盖青少年矫治、社区矫正、戒毒康复、心理干预、婚姻家庭调解等多个领域。近年来,委员会持续推动司法社会工作的标准体系建设,探索建立“社会力量参与矛盾化解”的机制创新。

640 (3)

图:座谈及签约仪式现场

签约仪式上,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授予西北政法大学“司法社会工作常务委员单位”牌匾,并聘任汪世荣、褚宸舸等教授为特邀咨询专家,聘请李威主任担任司法社会工作委员会副总干事。

双方在交流中一致认为,“枫桥经验”不仅是一种基层治理模式,更是一种中国社会治理的思想体系,其核心在于“群众参与、源头预防、协同共治”。

此次调研与签约活动,是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司法社会工作委员会与高校系统开展深度合作的标志性一步,为社会治理体系中构建起“法理支撑+社工介入+群众参与”的多维协同机制奠定基础。

  • 关键字
  • 责编:段冬蕾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