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全国人大代表岳喜环:把基层矛盾调解做到群众心上
57岁的全国人大代表岳喜环习惯随身携带笔记本,一个简装小本里略显潦草的字迹记满了群众急难盼愁的问题。37年来,小区基础设施不完善、空气中有异味、空调滴水、邻里纠纷等大大小小问题都曾被记录在她的笔记本上。
岳喜环是安徽省泗县泗城镇花园井社区党总支书记、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1985年,她从社区团支部书记干起,至今,经岳喜环调解的矛盾、纠纷已有600多起,成功率达98%以上。她被群众亲切称为“小巷总理”。
全国两会召开的日子越来越近,她调研的步伐不曾停歇。半天奔波在民政局、养老院、社区等处,接下来的半天去老旧小区改造的工地现场转转,再带着工作人员修剪小区的花草树木,晚上,她打开电脑,记录梳理群众反映的问题,琢磨解决方案。
“社区工作无小事,要把基层治理、矛盾调解做到群众心坎儿上。”岳喜环说,今年全国两会,她将继续呼吁健全多元化调解体系。
这些年,岳喜环为群众做了不少实事,她所在的花园井社区辖区面积约2.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712人,是典型的老城区。几个老旧小区建成已有20多年,群众改造意愿强烈。
老旧小区改造需要倾听民意。这些年,岳喜环养成了不定期召开群众座谈会的习惯,社区居委会会议室、小区活动办公室都成了临时会议场所。
“有困难尽管告诉我”“腿脚不方便的话,我们代办和上门!”这是岳喜环挂在嘴边的话。近年来,她前往辖区了解居民诉求,先后为178户困难家庭办理低保,为56户家庭办理廉租房,为创业者申请小额担保贷款30多万元,帮28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改造前,老小区每逢阴雨便有积水,一位居民曾私自在楼外墙边挖了条下水道,污水外流,引起邻居不满,甚至发生言语拳脚冲突。岳喜环多次到现场调解,但问题一直没有解决。随后,岳喜环找来专业技术人员重新设计下水道,最终使两家和好如初。
几年来,岳喜环组织社区自筹资金20余万元对辖区内5处下水道管网进行疏通整治,居民给社区送来了锦旗。
岳喜环探索了用心、用情、用理、用法、用权的“五用”调解法,每当社区发生宅基地纠纷,她用《六尺巷》历史典故劝导群众宽心礼让。
“调解工作还要有诚心、热心、耐心、恒心、纯心,坚持德治与法治相结合。”2019年,岳喜环牵头成立了“岳喜环调解工作室”,先后化解居民矛盾和治理问题200余起。
“健全的基层矛盾调解网络是及时发现矛盾、化解纠纷的保证。”岳喜环认为,虽然调解室以自己名字命名,但要打造“大家的调解室”,她动员引导党员干部、乡贤、志愿者、退休干部、社工担任网格调解员,扩充基层工作力量。
岳喜环建议,政府部门应该对社区工作者加强治理能力、服务能力培训,提高专职社区工作者待遇,实行工作职务、工作年限与工资待遇挂钩制度,参照行政事业单位职工标准给予岗位津贴、职称工资等。
她认为,基层社区应在完善化解网络、健全制度上下功夫,设置“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律师调解室”等服务平台;明确网格员、法治宣传、治安信息收集、矛盾纠纷信息排查调解、应急救援等职责,事前下功夫了解情况,事后跟踪回访落实情况。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王磊 来源:中国青年报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