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工站建设为牵引 提升基层民政服务能力

李文灿 2023-12-06 10:31   中国社会报 投搞 打印 收藏

0

近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双河市(以下简称师市)统筹各方资源,着力实施“三个一”社工站建设工作规划,即一团镇一站、大团镇两站、街道社区全建站,一站一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一机构一驻站社工。目前,师市已建成社工站15个,实现团镇(街道)全覆盖,孵化成立社会工作服务机构8家,基本达到社工站建设组织规范化、设施标准化、人员专业化、服务精准化、活动常态化、项目品牌化的“六化”标准,社会工作服务效能日益显现,助推了基层民政服务能力提升。

近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双河市(以下简称师市)统筹各方资源,着力实施“三个一”社工站建设工作规划,即一团镇一站、大团镇两站、街道社区全建站,一站一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一机构一驻站社工。目前,师市已建成社工站15个,实现团镇(街道)全覆盖,孵化成立社会工作服务机构8家,基本达到社工站建设组织规范化、设施标准化、人员专业化、服务精准化、活动常态化、项目品牌化的“六化”标准,社会工作服务效能日益显现,助推了基层民政服务能力提升。

打造需求服务响应的“前哨站”

构建需求发现网络。师市借助全域13个一级网格、169个二级网格和481个三级网格,整合社区工作者、驻站社工、楼栋长和退休老党员老干部等力量,通过“线上+线下”“走访+座谈”的方式,召开党支部会议、居委会会议、居民代表大会,在广泛收集居民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的同时,积极回应小众的、个性化需求,精准识别服务对象,明晰特殊人群“画像”特征,分门别类梳理需求清单,选准选好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将服务需求“哨所”前移。

打造服务联结网络。师市以团场(街道)社工站为平台,加强政务服务部门合作,推行便民服务、行政审批“一站式”服务,实现劳动保障、社会救助、法律咨询等事项“一门一网一次”办结。整合辖区民政、教育、公安、司法、工青妇、残联等资源,驻站社工与儿童督导主任、司法矫正社工等联合开展服务,形成信息共享、多维发力、相互补位的服务格局。

建立快速响应网络。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团场(街道)落实“双报到”制度要求,社工站、社区协调安排辖区内党员干部开展常态化志愿服务活动,及时回应居民需求。同时,依托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统筹用好“银龄工作室”、军垦食堂、棋牌室、健身房等阵地和设施,每天开展为老服务。

打造专业队伍成长的“加油站”

强化建章立制。师市民政局印发《社会工作服务站制度汇编》《社工站服务标准》等文件,健全完善社工站工作职责、人员行为规范、服务流程、运行管理办法和个案研究、小组活动等15项工作制度。印发社工站建设年度工作要点、社工站运营评估细则,以年初计划、季度评估、年底考核为导向,强化建设任务落实。

助推专业成长。师市民政局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线上+线下”“参观学习+跟班学习”等方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民政干部、社区“两委”干部、社工站人员和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负责人等开展全员轮训。积极求助外援,通过引进具有先进理念和丰富经验的社工服务机构,指导本土社工站做好项目设计、实施及督导评估等工作,统筹发挥好外来机构专业优势和本土机构人力优势。

推进项目赋能。师市民政局秉持在学中练、练中学的原则,指导社工在实践中提升服务效能。近两年来,累计投入265万元实施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在养老服务、儿童关爱等领域重点培育打造了“邻里敲门”“爱心伴银龄”“情暖夕阳”“六点半课堂”等特色社会工作服务品牌。

打造服务资源整合的“枢纽站”

营造温馨环境。各团镇(街道)注重用心营造社工站“居民之家”的温馨氛围,不仅抓好办公场地、各类设施等硬件的落实,而且更加重视工作制度、项目谋划、活动开展等软件建设,夯实为民服务基础。

聚焦重点服务。关爱“一老一小”是现阶段社会服务工作的重点。师市民政局主动聚焦,紧盯重点,强化“五社联动”,以“敲开一扇门,走进老人心”“天使童年”“暮年童伴”“邻里家园”等项目为抓手,深入需要帮扶的老人和儿童家中,开展关心慰问、卫生清洁、精神抚慰、学习陪伴、周末相随等服务活动,提升“一老一小”的幸福指数。

带动各方参与。团镇(街道)社工站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为抓手,社工身着不同色彩的马甲,亮出各站“名片”,常态化开展环境整治、扶老助残、便民利民等社会服务。2022年以来,各社工站引领88支志愿服务队、2800余名志愿者开展各类社工服务项目142个,累计服务时长13.1万小时,带动更多群众加入到志愿服务活动中,共同助推基层民政服务能力提升。

作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双河市民政局局长  李文灿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