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社工】要留住社工,提高待遇还不够

麦嘈  2016-05-10 09:33   南方都市报 投搞 打印 收藏

0

深圳市社工协会发布2015年度数据发布,队伍流失率超18%。对此,深圳将提高岗位社工购买标准,拟将标准从原来的每年7.6万元/人,提高到每年9.3万元/人。新标准有望于下半年执行。

深圳市社工协会发布2015年度数据发布,队伍流失率超18%。对此,深圳将提高岗位社工购买标准,拟将标准从原来的每年7.6万元/人,提高到每年9.3万元/人。新标准有望于下半年执行。

可以说,薪资待遇不高、人才流失严重,这些问题并不局限于深圳一地,而是国内社工界存在的普遍现象。为此,国家民政部去年就表示,要尽快研究制定《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开发与人才激励保障的意见》,以提高社会工作者待遇,拓展社工职业发展空间。社会工作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弱势群体,从全世界范围看,政府购买是社工行业最重要的财政来源。珠三角地区的一些发达城市,社工专业化和社会化程度相对较高,政府历年来购买社工项目的经费投入,一直保持了较高水平。在此情况下,深圳决定继续加大投入,让一线岗位社工受惠,可以说体现了对社工行业的重视。

年薪9.3万元,意味着每个月税前收入为7750元。根据深圳市人社局去年公布的《2015年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深圳工资中位数为3764元/月。每月到手7000元左右的收入,虽高于中位数,但相较于深圳的生活水平尤其是楼价,提高待遇之后,社工的生活也只能用普普通通,或者捉襟见肘来形容。当然,若举国外作为参照,在美国,大学社工专业毕业生的薪水也不算高,甚至根据某网站调查,社工薪水位列“十大低薪专业”并且垫底。香港社工行业较为发达,根据2013年的数字,具有专业学位或以上、在NGO工作的社工起薪点中位数约为1.68万港币,在香港也只能说处于中等偏下水平。

但薪水高低,并不能作为衡量某一职业和工作重要性的指标。社工事关社会公平,社区幸福及可持续发展,是现代社会有机体不可或缺的一个部门。在国外,成为一名合格的社工必须有过硬的专业本领、人格素质,以及较高的人际敏感度,必须对社会不平等现象,包括地域歧视、性别歧视、年龄歧视等等有充分的意识和问题处理能力,并且能够承担责任,情绪稳定地应对一线工作中的挑战。

可是,据我身边一些社工朋友的反映,目前国内有社工机构和项目都在不同程度上丧失了社工的“专业性”,不仅社工考证门槛低,而且,一些机构把教小孩做做游戏,陪老人拉拉家常,当成了日常工作的主要内容。而一些机构的官僚化、人浮于事,也让许多满怀理想加入社工行业的年轻人选择离开。深圳去年在岗社工流失率达18.08%,而在流失的社工当中,88%的人选择了不再从事社工行业。难道离开的原因,只跟钱有关?恐怕答案并非如此简单。因此,除了提高待遇,在加强社工服务专业性、开展社工机构及个人能力建设、克服官僚化等方面多做一些工作,都是“留人”的必要之举。

假如改革的举措,不是基于对社会工作的本质的理解与思考,那么,大概很多人会觉得,社工本来就没什么技术含量,社工从业者人工低,那也是“一分钱一分货”,光靠政府加大投入,并不能改善社工的职业尊严、从业者的社会地位。更何况,就目前社工服务的现状而言,深圳常住人口1000万左右,管理人口达到2000万,但持证社工只有8000多人,实际在岗6600余人。香港700万人口,去年在政府注册的社工人数就超过1.4万。因此,深圳目前社工行业可以说是“流失”与“不足”同时存在。社工服务和岗位都严重欠账的情况下,改革的步伐要加快。

  • 关键字
  • 社工
  • 责编:郭华峰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