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风采】禁毒社工刘静的秘密“武器”

2018-03-08 09:16   人民网 投搞 打印 收藏

0

3月6日,记者在银川市兴庆区大新镇绿荫工作室采访时,禁毒社工刘静和郭松干完手头的活,开始安排第二天的工作。

“刘静,明天我们去第二强制戒毒所做‘提前干预’。”“行,我做做准备。”“嗯,你把需要‘提前干预’的戒毒人员情况再梳理一下。”3月6日,记者在银川市兴庆区大新镇绿荫工作室采访时,禁毒社工刘静和郭松干完手头的活,开始安排第二天的工作。

“‘提前干预’是禁毒社工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对即将戒毒期满的人员进行提前熟悉,为这些人员到社区进行康复戒毒打基础。”郭松给记者介绍情况期间,刘静随手拿出一本厚厚的笔记本,翻查出次日需要“提前干预”的戒毒人员名单。名单上,每名戒毒人员的基本信息都标注得一清二楚。

“这样的工作笔记,刘静已经记了好几本了,这也是我们工作室开展禁毒工作的秘密武器之一。”郭松告诉记者。

“家访庞某,其仍无业,无固定收入,建议参加下周镇政府再就业职业技能培训。”“张某某父亲去逝,情绪波动较为明显,需要留意近期思想动态,谨防复吸。”“新来社区康复的小马,年龄较小,态度不稳定,需要重点关注”……翻开刘静的笔记本,每页记得密密麻麻,有的人名前面用星号、三角着重标记。

“记禁毒工作笔记是前任老社工传递给我的习惯。”略显羞涩的刘静说。在刘静最初的记录里,她只简单记录每天的工作内容,但很快就发现了自己的问题:每项禁毒工作任务完成了吗?入户家访发现了哪些问题?这些疑问在笔记本里没有体现。

刘静调整工作方法,将发现的问题梳理并落实,所有在册人员的详细信息悉数收纳。“资源在手、记录在册,我便心中有数。”去年年初,46岁的李某强制戒毒即将期满。“李某离异,家境贫困,他还要抚养女儿,我们要赶紧给他落实工作。”刘静与郭松商量。他们通过“提前干预”,征得李某意见,最终给他落实了个保安的工作。“如果不是你们,我都不知道怎么生活。”李某特别感激,全力配合刘静的工作。

“刘静的笔记本是我们工作室的样板。在她的带动下,我的笔记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了,这些积淀也为我的宣讲效果增色不少。”社工刘蕾说。据了解,刘静的“笔记本效应”,已经带动身边更多的禁毒社工翔实地记录,客观地分析,精准地帮扶,为提升禁毒工作整体水平和服务质量打下了坚实基础。(记者 李 锦 实习生 李有娜)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