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城乡社区治理新体系

2022-06-15 14:29   《中国民政》杂志 投搞 打印 收藏

0

城乡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城乡社区治理事关党和国家大政方针贯彻落实,事关居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城乡基层和谐稳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城乡社区治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基层政府的主导作用、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基础作用和社会力量的积极作用,实现了从“体制构建”向“体系构建”的转变,在不断提升社区治理水平上开创了新局面,在强化社区治理创新上取得了新成效。

城乡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城乡社区治理事关党和国家大政方针贯彻落实,事关居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城乡基层和谐稳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城乡社区治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基层政府的主导作用、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基础作用和社会力量的积极作用,实现了从“体制构建”向“体系构建”的转变,在不断提升社区治理水平上开创了新局面,在强化社区治理创新上取得了新成效。

从社区管理转型到社区治理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是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方式,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以此为起点,我国的社区建设开始了从管理向治理的华丽转身。

构建党组织领导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基层。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不断夯实基层社会治理这个根基。提高社区治理效能,关键是加强党的领导。”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强调突出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强化系统建设和整体建设,构建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

截至2021年底,全国8864个街道办事处、29649个乡镇、11.6万个社区(居委会)、49.2万个行政村已建立党组织,覆盖率均超过99.9%。城乡社区党的基层组织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党委领导下的社区治理与传统的社区管理相比较,更强调多方主体参与,激发社区居民的内生动力,在空间上更开放、机制上更灵活,更注重制度化和体系化建设。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显著提升,增加了广大城乡居民群众获得感。

推广全国社区治理与服务创新经验

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沈阳指导社区治理工作时指出:“社区建设光靠钱不行,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新时代社区治理“两邻理念”为破解我国居民从“单位人”变为“社会人”最后成为新“社区人”的治理难题,打造“新熟人社会”,为建立人与人之间新型社区关系指明了方向。

2013年,民政部将全国社区管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更名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十年来,112个全国城市社区治理与服务创新实验区和48个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着力破除制约社区服务管理的认识误区和制度障碍,积累了宝贵的可推广、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

上海市委、市政府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意见》以及6个配套文件于2015年1月实施以来,上海街道社区治理改革坚持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权力下放,通过改革完善了乡镇治理体制、有力推进了社区居民自治、激发了基层社区治理活力,为上海顺利实现“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目标提供了坚实保障。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通过以“帮万家”活动为载体,形成破解社区社会资源有效整合、居家养老社区支持等社区建设重点难点问题的途径和方式。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通过推行民需项目服务法,建立起“三社联动”的社区服务体系。浙江省海宁市通过评价指标这把“尺子”发现社区治理短板,提升社区“无微不治”水平,促进社区治理平衡充分发展,努力形成社区治理的“海宁样本”。

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以及广大居民的积极参与下,社区治理聚焦增强社区居民参与能力、提高社区服务供给能力、强化社区文化引领能力,增强了社区依法办事能力、提升了社区矛盾预防化解和信息化应用能力。

从城市社区治理拓展到

城乡社区治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城乡社区一体化发展、融合发展成为新时代中国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依法依规夯实城乡社区治理根基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2015年,民政部、中组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开展社区减负工作的通知》,为减负工作做出系统部署;2017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增设“特别法人”分类,赋予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资格;2020年,民政部等六部门《关于改进和规范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工作的指导意见》,解决了困扰城乡社区多年的“万能公章”“证明大本营”的难题。

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打造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新型农村社区。2017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突出强调,加快城乡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城乡社区服务项目、标准相衔接,逐步实现均等化。

美好的设计蓝图为城乡居民呈现了一幅和谐有序、绿色文明、创新包容、共建共享的幸福家园美丽画卷。

群策群力绘就城乡社区治理新画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治理的核心是人,重心在基层,关键是体制机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建设现代化国家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又一个新的历史担当和伟业。为了实现农村社区建设的美好蓝图,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领导下,在49.2万个村民委员会和11.6万个城市居民委员会带领下,全国400多万名城乡社区工作者和157.3万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适应城乡社区改革发展新形势和顺应城乡居民新期待,注重发挥广大村(居)民首创精神,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努力提高城乡社区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和专业化水平。

北京市“1号改革课题”和“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自2018年启动以来,各级党组织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回属地居住地街乡、社区村“报到”,通过公开承诺、建言献策、办实事等方式为社区治理发挥了积极作用。哈尔滨市平房区建设自适应型智慧社区治理与服务新体系,强化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在社区治理中的应用,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助力社区治理方式变革。深圳市南山区通过建设智慧社区实现社区“慧党建”“慧治理”“慧服务”“慧参与”,扩大智慧社区覆盖面提高服务精准度。内蒙古自治区阿鲁科尔沁旗构建了党组织领导、多方参与的少数民族牧区社区治理新机制。

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社区综合服务机构和设施52.7万个,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实现全覆盖,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76.7%,居民能够在家门口办理基本公共服务、公共事业服务、便民利民服务事项,社区服务品质不断提高。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国务院首次将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列为“十四五”时期重点专项规划之一,规划的实施将进一步健全完善城乡社区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对更高生活品质的新期待。

热心服务居民的优秀社区工作者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小巷总理”。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东街街道军门社区党委书记林丹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她扎根社区40余年,推行“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服务,把党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202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表彰大会上,中共中央授予林丹“七一勋章”。

努力实现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19年《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方向。2021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为推进新时代社区治理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和有力制度支撑。

着力构建“党建引领三治融合”城乡社区治理组织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区治理得好不好,关键在基层党组织、在广大党员。”“党建引领三治融合”就是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这是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对我国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国都要充分发挥社区在疫情防控中的阻击作用,把防控力量向社区下沉,加强社区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使所有社区成为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

在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下,“党建引领三治融合”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各地乡镇街道和社区干部群众筑起牢固防线,坚持全周期管理理念,为抗疫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作出积极贡献,形成了常态化管理和应急管理动态衔接的社区治理新机制。在这场前所未有的疫情防控斗争中,广大社区工作者不惧风险、团结奋战、冲锋在前,形成了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强大力量。

 努力建设中国特色城乡社区治理共同体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社区是党委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要及时感知社区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一件一件加以解决。老百姓心里有杆秤。我们把老百姓放在心中,老百姓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中。”

为了将城乡社区建设成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十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坚持向基层放权、赋能、减负,持续纠治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让社区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强服务。黑龙江省、河南省、山东省、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陆续开展了省级社区治理与服务创新实验区建设工作,努力建立起以社区为平台、以社会组织为载体、以社会工作者为支撑、以社区志愿服务队伍为依托、以社会慈善资源为助推的“五社联动”新机制,开创了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新局面。

经过十年的探索实践,建立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体系。通过“互联网+社区政务服务”和“互联网+社区商业服务”逐步实现社区服务“网上办”“掌上办”“快捷办”。构建起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社区管理服务平台。推动建立了多方主体参与共治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到广大居民群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展望未来,我国党建引领的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将更加全面完善,基层政权建设更为坚强有力,基层群众自治更加充满活力,基层公共服务更为精准高效,党的执政基础也更加坚实,中国特色的城乡社区治理制度优势将充分展现,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定会实现。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