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海“物质救助+关爱服务”聚焦特困人员

2023-04-26 09:37   中国社会报 投搞 打印 收藏

0

银海区自2022年开始试点“物质救助+关爱服务”,建立由民政部门牵头、各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参与的救助服务联合体,明确服务类社会救助的供给主体、对象范围、服务内容、服务方式、运行机制以及监管和保障措施。同时,在每个村(居)设置一名救助协理员,由村(居)委负责民政工作的成员兼任,通过入户走访,有针对性地给予物质救助和关爱服务。针对特困人员的需求,银海区重点开展生活服务、清洁服务、走访慰问、心理疏导、社会融入等关爱服务。

“现在国家每月都给我和女儿发放补贴,村里还给我安排了个公益岗位;过年过节有人来慰问,平日有助老员定期上门帮着理发、做饭、清扫卫生,日子是不愁吃不愁穿,越过越好。”提及自己目前的生活,家住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银海区银滩镇龙潭村的特困老人林受协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

69岁的林受协和患有精神障碍的女儿一起生活,既要谋生又要照顾女儿,家庭生活一度很困难。2022年,银海区试点开展特困人员“物质救助+关爱服务”的社会救助新模式,将其列入重点关爱对象,在为其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同时,还通过组织助老员、社工、志愿者等力量,为其家庭提供综合关爱服务,有效缓解其家庭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难题,让原本性格乐观的林受协笑脸越来越多。

及时发现帮扶,特困人员困难少了

4月的北海,海风湿润,鲜花盛开。

一大早,忙完村委会的工作后,银海区银滩镇龙潭村委会委员林坤又骑车到村里的特困人员家中走访,这既是一种习惯,也是他的职责:林坤在村委会负责民政工作,去年开始又成为村里的救助协理员,“我的任务就是及时发现群众的困难,向村委会和镇里报告,对他们进行综合救助和关爱。”

林坤告诉记者,龙潭村共有4000多口人,其中,低保对象70多名、特困人员18名、高龄老人120多名。“村里目前建有10个网格,我和网格员一起走访,主动发现群众的困难。”林坤觉得,现在村里的社会救助工作正发生着较大变化,“以前发现群众遇到困难后,主要是协助申请低保等;现在是既利用政策保障其基本生活,也通过向镇、区等反映,由社工、助老员等给予日常关爱服务。”

龙潭村有位90多岁的老人,一直生病卧床,由60多岁的儿子照顾饮食起居。林坤在一次走访时了解到,老人的儿子也患上了疾病,需要经常到医院治疗,没法照顾母亲。林坤立即向村委会反映,在老人享受低保等救助的基础上,又帮其儿子申请办理了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村干部多次开车送其儿子到医院接受治疗,镇社工站的社工、志愿者以及村里的助老员也将其家庭列入重点关爱对象,定期上门提供生活照料等服务。

在每个村(居)设立一名救助协理员,是银海区开展特困人员“物质救助+关爱服务”中及时发现群众困难的一项举措。据银海区民政局局长杨华卿介绍,随着各项社会救助政策的实施,全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的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但日常生活中还经常会遇到一些难题。

于是,银海区自2022年开始试点“物质救助+关爱服务”,建立由民政部门牵头、各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参与的救助服务联合体,明确服务类社会救助的供给主体、对象范围、服务内容、服务方式、运行机制以及监管和保障措施。同时,在每个村(居)设置一名救助协理员,由村(居)委负责民政工作的成员兼任,通过入户走访,有针对性地给予物质救助和关爱服务。针对特困人员的需求,银海区重点开展生活服务、清洁服务、走访慰问、心理疏导、社会融入等关爱服务。

暖心上门服务,特困人员笑脸多了

“梁阿姨,开下门,我来给您做中午饭了。”听到熟悉的声音,60多岁的梁玉赶紧打开门,笑着将助老员冯明娟迎进家。

“今天身体怎么样?好些了吗?”放下手中刚买的肉、菜,冯明娟一边和老人聊着天,一边走进厨房忙碌起来。梁玉是位特困老人,独自居住在银海区侨港镇侨安小区。银海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由助老员根据其需求定期提供上门关爱服务。家住附近的助老员冯明娟一直照顾着她,每次来都陪她聊天、收拾屋子、帮着做中午饭。“这几天梁阿姨的腰不太舒服,我就买好菜来给她做饭。”冯明娟说,老人的饭菜以软、糯为主,兼顾营养。

在银海区银滩镇龙潭村,助老员崔焕香来到特困老人王才有家,将房间、院子打扫干净后,崔焕香又拿出工具,给老人理发、剃胡须、剪指甲。一会儿工夫,就将老人打扮得干净利索。摸着理得整整齐齐的头发,王才有露出开心的笑容:“以前理个发要花钱,还得走很远,现在可好了,每月在家就能理发。”

上海天与智慧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北海项目部承担着部分特困人员的关爱服务。负责人劳洁告诉记者,根据每个村(居)的人口数量等情况,目前公司在银海区的44个村配备了58名助老员,定期入户为特困人员提供关爱服务。“每个村配备的助老员都是当地人,熟悉村里的情况,经过培训后都具备做饭、理发以及基本的康复辅助等能力。”劳洁表示,助老员每月至少上门4次为特困人员开展服务,发现他们的困难后,也会及时反馈给村里的社会救助协理员、村委会等。

记者了解到,在每个村(居)设立一名助老员,是银海区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提供持续关爱推出的一项措施。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目前银海区在全区的每个村(居)都设立了助老员,定期上门为本村的特困老人开展理发、剪指甲、洗衣服、洗澡、清洁卫生、修理家电、陪护聊天等服务,推进关爱服务经常化、全覆盖。今年以来,全区已开展特困人员关爱服务4338人次,慰问特困对象558人次,发放慰问金16.71万元。

综合关爱帮扶,更多特困人员获益了

社工是银海区开展“物质救助+关爱服务”的另一支重要力量。银滩镇社会工作服务站负责人傅锦云告诉记者,经过入户探访排查,社工站为全镇40多名特困人员逐一建立了档案,根据每人情况提供社会救助申办、生活关爱服务以及爱心资源链接等。

银海区民政局负责人介绍,在开展“物质救助+关爱服务”试点中,银海区统筹救助资源,不断优化服务方式。在全区搭建“1+N”平台,即在每个乡镇建立1家社会工作站,N个社会组织、志愿服务队,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社会救助。区民政局建立慈善组织、爱心企业、爱心人士3个名录,将各类社会组织和爱心人士聚集起来,不定期面向特困人员开展关爱帮扶活动。同时,围绕“把救助送到家”,银海区以政府购买服务为主,针对不同困难类型,在由第三方提供照料护理、医院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将特困人员服务需求提供给社会组织或志愿服务队,推动开展社区邻里送医陪护、社会组织心理疏导、民政协理员资源链接等救助服务,有效破解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因信息不畅导致供需脱节等问题。

据介绍,银海区“物质救助+关爱服务”前期是主要面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目前已扩围至失能半失能老人、高龄老人等。

北海市民政局局长董林军表示,在持续推进“物质救助+关爱服务”试点的基础上,北海市将通过调研摸排,切实了解特困人员及困难群众的需求,在全市逐步拓展“物质救助+关爱服务”覆盖范围,把关爱内容由生活服务、家政服务扩大至健康护理、精神慰藉,集社会各界的合力,努力让困难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记者 张伟涛

  • 关键字
  • 社工
  • 责编:段冬蕾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