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同安区双“管”齐下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2016-04-06 14:21   投搞 打印 收藏

0

同安区不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以新状态适应新常态,积极搭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平台,激发社会组织发展活力,为美丽厦门、富美同安的建设添砖加瓦,彰显古城新魅力。

厦门市同安区是著名的侨乡和台胞祖籍地。作为厦门市最大的行政区,同安区辖有81个行政村,42个社区居委会,7个农林场。近年来,同安区不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以新状态适应新常态,积极搭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平台,激发社会组织发展活力,为美丽厦门、富美同安的建设添砖加瓦,彰显古城新魅力。

双“管”齐下强管理

同安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社会组织的培育和管理工作,不断深化登记管理体制改革,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推进社会组织改革和发展的配套文件,采取双“管”齐下的办法,即对社会组织实行登记管理和备案管理两种管理办法,由此有力地加强了社会组织的登记管理工作,推进了社会组织的培育发展。一是在登记管理方面,进一步明确社会组织法人登记条件,对符合登记条件的社会组织在规定时限内给予批准成立;对虽已成立,但又不具备《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等法规条例要求的社会组织下发整改通知书,及时进行整改;对有存在需要而又确实有困难的社会组织则引导其与业务范围相近、组织类型相同的社会组织进行归并重组。二是在备案管理方面,对于在城市街道、社区或乡镇、行政村设立的,由社区居民自发成立并自觉参与的,在社区范围内开展公益性、科技服务性、文体娱乐性和参与社区协同服务的,具有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性质的、有开展需求而又不具备成立登记条件的社会组织,鼓励它们先到镇、街进行备案登记,待条件成熟后再申请成立登记。实行区民政局、镇(街)、社区三级备案管理方式,由镇(街)每季度向区民政局报送备案登记的花名册、社会组织的数据、类别、目录等。备案的社会组织的日常活动由所在地社区居(村)委会进行指导和监督,对已备案登记、活动地域相同、业务范围相近的社区社会组织引导它们联合开展活动,如同安区各镇、街一些舞蹈队、体育队因场地和资金的原因无法进行注册登记,但社区老年人又有实际的文体娱乐需求,镇、街就通过备案管理,让不同镇街、社区的舞蹈队、体育队之间联合举办社区书画节、社区文体表演、和谐邻里节、阳关志愿义之行等活动,共享场地,共同表演,互借物资,互相交流,进一步推动了和谐社区的建设。

四“化”齐发激活力

同安区民政局不断加大社会组织的登记管理力度,在规范化、放宽化、优质化、多元化四个方面下功夫,优化社会组织的发展环境,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组织的发展,同安区目前已成立登记社会组织312家,备案登记80家。

一是审批登记规范化。34项社会组织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入驻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服务,一次性告知。安排专人入驻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专职负责社会组织业务办理,并设置一名首席代表负责管理行政审批事项。窗口办事指南全面公开服务事项、服务内容、办理时限、办理流程。审批时限压缩至法定时限的35%内,按时办结率达到100%。事项办理坚持阳关审批、限时办结,做到零投诉、零失误、零超期。在“同安区民政局、同安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同安之窗、福建省网上办事大厅”等网站发布有关的政策法规、办事指南、行政许可事项、年检结果,促进登记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

二是准入标准放宽化。深入推进政社分开,取消社会团体分支(代表)机构登记审批及社会团体筹备事项审批。探索登记双轨制,实行双重管理和直接登记两种登记制度。从2013年7月1日起,允许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到区民政局申请直接登记,原承担归口管理职能的业务主管单位改为业务指导单位。实行“一业多会”,允许同一行政区域内成立两个以上业务范围相同或相似的公益慈善类、社区服务类社会团体和行业协会商会,允许民办非企业单位以某一单一品牌在其活动区域内形成连锁服务。在审批中,着重放宽资金、办公场所、会员人数标准。在开办资金方面,由3万元注册资金降低为社区社会团体0.2万元,社区民办非企业单位0.5万元;在办公场所方面,社区社会组织的办公场地只要能保障其正常开展业务活动的,即可视为具有必要的场所,允许多个社团进行合署办公;在会员人数方面,社区社会团体成立登记由需要50个个人会员或30个单位会员,放宽为20个个人会员或10个单位会员。此外,在年检方面,取消对本区社会团体年检时需提交审计报告的要求,对获得3A级以上等级的社区社会组织,在评估有效期内,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的,给予开通绿色年检通道,简化年检程序,只需于每年6月30日前携带登记证书副本(原件)和年检报告书,直接到区民政局加盖年检合格章即可完成年检。

三是公共服务优质化。同安区于2014年3月成立了以服务社会组织为中心的“同安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目前,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办公场所面积约300平方米,区财政自2014年预算50万元设立购买公益性社会服务基金,并逐年增加基金预算,2015年已投入100万元用于购买社会组织和社工服务。以同安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为孵化平台,以社会组织为服务对象,以社工人才为骨干,按照“三社联动”模式,构建多层次、广覆盖的社会组织孵化服务体系,这两年来多次为社会组织提供办公场所、人员培训、交流展示、信息咨询、能力辅导等一条龙、便捷式服务。2016年通过委托相关社会组织运营机构,组建教育培训专家团队和研究团队,在社会组织中定期开展各类教育培训、继续教育和公益类讲座等,进一步加快社会组织能力建设,提升社会组织负责人的管理能力。此外,通过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在大同街道、祥平街道等48个社区建成居家养老服务站,每年下拨12万元财政扶持资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覆盖率达96.8%。今年,计划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每年下拨10万元资金,在每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配备2名专职的助老员,通过考试持证上岗,为社区老年人提供理发、看病、医疗护理等一系列的养老服务。

四是发展形式多元化。大力推进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社区志愿者服务协会、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社区老年人协会等社区社会组织的建设,除了已成立48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外,还成立了55家社区老年人协会。在培育社区老年人协会时注重挑选在本地本辖区德高望重、有工作经验、愿意为老年人服务的老村干、老教师等担任老年人协会的会长、副会长,并设置专职秘书长,以此配强老年人协会的领导班子。在老年人协会的管理上,通过制定章程范本,对协会的组织方式、工作范围、会员权利和义务等进行全面规范,从老年人协会的法律地位、内部建设、作用发挥等方面进行指导。按照规范管理原则,各已登记的老年人协会建立并完善工作制度、会员大会、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等会议制度,健全财务账目公布制度、活动室管理制度、文体活动制度、学习制度以及节日慰问和老人帮扶等制度。在组织老年人文体活动方面,通过开展各种健康有益、形式多样的老年文体活动,组织文艺体育团队,开展太极拳、乒乓球、棋类、舞蹈、健身操、书画、手工艺等活动项目,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为社区增添一抹“夕阳亮景”。其它社区社会组织也都按照各自章程规定,积极开展各具特色的工作和活动。在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发展中,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社区志愿者服务协会、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社区老年人协会等社会组织朝着建设和谐社区的目标共同努力,在社区建设中发挥着各自的优势和作用,形成一股巨大的正能量,使各个社区在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中发生越来越大的喜人变化。通过发展多种形式的社区社会组织,进一步激发社会组织的内生动力,发挥社会组织繁荣社区文化、推动社区建设的作用。(吴文裕、吴二娜、陈玉萍)

来源:厦门市社会组织促进会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