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让社工更多的进入公众视野

2017-03-14 10:07   公益时报 投搞 打印 收藏

0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促进专业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发展”,这是连续三年《政府工作报告》聚焦中国社工。

原标题:连续三年聚焦中国社工的《政府工作报告》:让社工更多的进入公众视野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促进专业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发展”,这是连续三年《政府工作报告》聚焦中国社工。

《公益时报》记者经过比对2015、2016、2017三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后发现,三年间,《政府工作报告》分别用了发展、支持、促进三个词汇分别描述着社会工作不同时期的演变,也勾勒着社会工作的美好蓝图。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对于社会工作描述为,“发展专业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和慈善事业。”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对于社会工作描述为,“支持专业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和慈善事业发展。”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对于社会工作描述为,“促进专业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发展。”

日前,本报记者专访,国家开放大学社会工作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职业技能认证中心副主任徐健。

徐健表示,“专业社会工作连续三年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从发展、支持到促进这说明专业社会工作发展成效越来越被关注认可,但当前专业社会工作者从业人数不足现状也制约着社会工作行业的发展,一方面高校专业培养,一方面也要加大对既有从业人员和想进入社会工作行业工作的人员进行专业学历培养、职业能力培训,让大量的有实务技能的人员进入到社会工作行业中,同时也要包容接纳走进非专业社会工作领域中进行服务,让专业社会工作的方法在其他行业得到成效认可,多元结合的方式共同促进行业发展。”

37eb440

社工人数配比严重不足

据《公益时报》记者了解,2016年11月7日,在广东省广州市举行的全国社会工作推进会议上,民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迅速壮大,规模总量已达76万人,其中持证社工近30万人,广泛分布在城乡基层社区,成为社会建设的一支重要新兴力量。”

而根据国家专业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战略规划,到2020年需要145万名社会工作者,目前还将有近70万名的人才缺口。

即便有着如此大的缺口,但而社会工作者流失率一直也是个大问题。相关统计表明,每年我国高校社工专业毕业生约为3万人左右,但毕业后从事本专业岗位的人员却不多,造成大量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流失主要原因,行业薪酬和社会认同有着一定差距。

本来每年全国高校有限的社工专业毕业生,面对全国众多发达地区的需求,根本就“供不应求”,加上很多毕业生根本不会选择做社工,所以非常“紧俏”。但由于“待遇”和“前途”的问题,让社工总面临着被挖墙脚的困境,每年流失率偏高。

徐健觉得,在社会工作行业发展过程中目前“冰与火”的现象是,一边各地方在行业推进中都在强调发展专业社会工作者的数量和提升购买服务的金额。一边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的学生却把考公务员当成工作的首选,各地专业社会工作者的流失率在20%以上不见下降。这种两级的现象一方面需要高校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实务教学,实习实践。另外,还应加强对社会服务领域中非社会工作专业但从事相关工作人员的培养,除了专业技能和专业方法培训外要进行社会工作专业学历的系统学习,远程教育的技术优势能在从业过程中实现碎片化学习,满足多样学习的需求,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式。这样不间断的学习过程会让专业社会工作者在处理社会事务中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当前,持证社会工作人群不到30万,加上社区工作者大约50万,如果与国家要求2020年达到145万相比,缺口将近70万之多。但每年高校社工专业毕业生数量才3、4万人,而部分毕业生在面对市场对社工的不了解和薪酬待遇差别较大的现象,没有选择社工专业服务,这种人才流失使得缺口进一步加大,这使得必须要通过培养已有的工作人员、增加非本专业但立志在社工领域工作的人员、其他行业从事社会服务需要专业社会工作理论方法的人员、提高存量培养扩大增量来源,多元结合的途径来培养专业社会工作者。”徐健说。

“譬如,社会组织发挥培养行业从业者能力,协助政府培养基层工作人员;国家开放大学社会工作学院的社会工作相关领域网络教育,除了专科学历、本科学历之外,通过学分银行的框架结构,设置社会工作行业人员的能力架构,通过技能方法的培训,积累学习成果,将学习成果按照学分银行规则,兑换相关专业课程的学分,既系统学习理论知识也掌握相关实务应用,减少重复获得技能和学历的双提升。这些方式都有助于培养专业社会工作者数量和质量的增长。”徐健补充道。

a946649

各具“特色”的地方政策

2016年10月14日,民政部联合中央综治办、教育部、公安部、司法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残联等11部委发布《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开发与人才激励保障的意见》,为加快推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水平提供政策支持。

徐健认为,关于社会工作的顶层设计制度是好的,但具体细则的落实,各地则有着不少差别。

国家层面社会工作政策逐渐明晰后,各地也相继铺开了适应本地社会工作发展的落地政策,而深圳相对全国来说,走在前列。

据《公益时报》记者了解,深圳住建部门已经开了一个很好的先例,当地社会工作协会可以帮助一些社会工作者申请到公租房,成家立业逐渐得到改善;2016年深圳市“两会”,就有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提出,将社会建设人才纳入“孔雀计划”(指“资助来深的高素质人才计划”);当前,各类社工机构也不仅仅是民政部门大包大揽,他们的“造血功能”变得越来越强,而购买社工服务的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机构越来越多,社工的薪酬和地位也得到了全方位提升。

徐健认为,相关制度和条例的制定是对社会工作者权益的有效保障。支持和促进了社会工作行业发展。首先,政府购买服务金额可按照服务需求的精准度长期支持;其次,行业发展过程的初期需要各地政策落实和加强,同时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也要提升项目质量创造自身效益从依靠政府“输血”到自身“造血”转变。

6d75d99

让公众大量进入社工行业

2006年7月20日,人事部、民政部联合发布了《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和《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首次从国家制度上将社会工作者纳入专业技术人员范畴,标志着我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正式建立。

从2008年起,我国开展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首次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于同年6月28日举行,这标志着我国社会工作人才评价制度建设进入实施阶段。

徐健表示,国外的社会工作者在人群中存在一定配比比例,这是经过一定科学计算后得到的配比依据,社会工作者提供服务,而社会也有着正常需求,这样的配比是有助于朝着更好的社会预期发展。目前,我国的社会工作者在整个社会中的配比严重不足,导致没有足量的社会工作者来提供相应的专业社会服务,这种情况下,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性和服务性得不到很好的体现。

“目前,这个阶段,推动行业健康发展,让专业社会工作者更多进入公众视野,为公众服务,让公众更加认可社会工作者的服务,是需要行业同仁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的。”徐健补充道。

  • 关键字
  • 社工
  • 责编:张燕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