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副部长詹成付:论党的自我革命

2020-09-28 10:03   机关党建研究 投搞 打印 收藏

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论述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时代深化党的自我革命、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精神为指导,发挥好党的自我革命优势,不骄傲、不停步、不懈怠,自觉把党的自我革命进行到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论述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时代深化党的自我革命、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精神为指导,发挥好党的自我革命优势,不骄傲、不停步、不懈怠,自觉把党的自我革命进行到底。

一、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是被党的历史反复证明了的巨大优势

自我革命,是主体自觉进行自我扬弃的过程。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就是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通过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使党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始终得到人民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具有极强的自我修复能力。”

勇于自我革命,是被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反复证明了的事实。

在领导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中,我们党突破武装斗争“城市中心论”的框框,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在遵义会议上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内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使红军和党中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保存下来,并且在这以后又战胜张国焘的分裂主义、胜利地完成长征,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以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为主要内容的延安整风运动,从思想根源上纠正了党的历史上历次“左倾”以及右倾的错误,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重要的思想政治基础。

勇于自我革命,是被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历程反复证明了的事实。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同志就要求全党以“两个务必”的精神、“赶考”的态度以及“决不当李自成”的决心,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自我革命的光荣传统发扬光大。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我们党带领人民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进程中,我们党历尽艰辛磨难乃至在“文化大革命”时走入歧途,但终由我们党自己依靠人民予以纠正。

勇于自我革命,是被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历程反复证明了的事实。

结束“文化大革命”后,我们党开始冲破“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并通过真理标准问题讨论,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勇于自我革命,是被党领导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进一步证明了的事实。

以党的十八大为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特别是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对党的执政基础威胁最大的突出问题,形成了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全党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更加巩固,为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

总之,党的历史表明,我们党总能在推动社会革命的同时,勇于推动自我革命,始终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敢于正视问题、克服缺点,勇于刮骨疗毒、去腐生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为什么能够在现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的反复较量中脱颖而出?为什么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党始终保持了自我革命精神,保持了承认并改正错误的勇气,一次次拿起手术刀来革除自身的病症,一次次靠自己解决了自身问题。这种能力既是我们党区别于世界上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我们党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所在。”

二、党的自我革命任重而道远,必须一以贯之地开展下去

我们党的肌体已经有了自我革命的基因,党也积累了推进自我革命的重要经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清除了党内存在的严重隐患,成效显著,这是否就意味着我们从此可以高枕无忧了呢?回答是否定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昨天的成功并不代表今后能够永远成功,过去的辉煌并不意味着未来可以永远辉煌”,“党的自我革命任重而道远,决不能有停一停、歇一歇的想法”。

为什么说“任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成效是显著的,全国人民给予高度评价,但我们不能自满。要清醒认识到,党内存在的政治不纯、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一些已经解决的问题还可能反弹”,这些问题都有可能动摇党的根基、阻碍党的事业,必须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加以解决。应该看到,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各种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因素无时不有,各种违背初心和使命、动摇党的根基的危险无处不在,如果不严加防范、及时整治,久而久之,必将积重难返,小问题就会变成大问题、小管涌就会沦为大塌方,甚至可能酿成全局性、颠覆性的灾难。

为什么说“道远”?这是因为我们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是长期的、尖锐的。特别要看到,在新时代,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涵盖领域的广泛性、触及利益格局调整的深刻性、涉及矛盾和问题的尖锐性、突破体制机制障碍的艰巨性、进行伟大斗争形势的复杂性,都是前所未有的,伟大社会革命的长期性决定了党的自我革命的长期性。我们党作为世界第一大党,没有什么外力能够打倒我们,能够打倒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在新的征程上,我们一定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把党的自我革命不断推向前进、推向深入。

第一,持续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崇高政治理想、高尚政治追求、纯洁政治品质、严明政治纪律,如果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属性丧失了或玷污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无从谈起。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党的政治建设这个重大命题,强调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从而为党的自我革命指明了前进方向。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持续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就是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把准政治方向、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夯实政治根基、涵养政治生态、防范政治风险、永葆政治本色、提高政治能力等方面取得新成就。

第二,持续推进党的思想建设,不断坚定理想信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为推进社会革命和党的自我革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我们要强化问题意识、时代意识、战略意识,善于总结亿万人民新的实践经验,善于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及时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四个自信”,把全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来。

第三,持续推进党的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

中国共产党是靠组织起家的,要求全党党员和党的各个组成部分都要在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和统一纪律下面团结起来,成为有组织的整体。如果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盛行,如果没有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我们便不能应付今后长期革命过程中的复杂严峻斗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健全包括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在内的组织体系,坚决扭转一些领域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管党治党不力状况,使党的各级组织都坚强有力、充分发挥作用。每一名党员都要按照党章要求参加党内政治活动,增强党的意识和党员意识,接受党性锻炼,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第四,持续推进党的作风建设,不断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党的作风关系着事业的成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坚持不懈整治“四风”,抓紧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干部不担当不作为、侵害群众利益等突出问题。要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等实际问题,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努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第五,持续推进党的纪律建设,不断纯洁党的肌体。

中国革命即将胜利的前夜,毛泽东同志深刻指出:“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实践证明,对那些忘记初心使命的人、对那些侵害党的肌体的言行,必须及时清除和处理,否则,党就有沦为“俱乐部”或“杂货铺”的危险。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坚持把纪律建设特别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落实到位,坚决贯彻“五个必须”,继续查处“七个有之”,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重点查处不收敛不收手的违纪违法问题。要健全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坚决防范一切违背初心使命、动摇党的根基的危险。

三、科学把握推进党的自我革命过程中的若干关系,不断提高党的自我革命的成效

关于党的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的关系。

要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同时,又要确保党的自我革命不能脱离社会革命。因为,离开了党的自我革命,社会革命就会缺失领头雁和正确方向;离开了社会革命,党的自我革命就有陷入自娱自乐的危险。如有的党务部门同志对业务工作研究不够、关心不多,而一些业务部门同志往往以业务干部自居,对党建工作研究不多、关心不够,由此造成的“两张皮”现象还比较严重。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就是要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对党的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进行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各级领导干部坚持“一岗双责”,从而在斗争实践中实现党的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的有机统一。

关于“变”与“不变”的关系。

要坚持“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因为党的自我革命是一种扬弃,是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党的战斗力,而不是削弱党、不是否定党,因此,“变”中有“不变”,发展中有继承,舍弃中有保留。凡是有利于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增强党的团结,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有利于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的做法或探索,都是值得支持和提倡的。比如,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党的组织尤其是基层组织设置方式、服务方式和联系党员与群众方式等都应随经济社会发展而调整完善。但不论怎么变,党的性质不能变,党的宗旨和立场不能变,党的理论基础不能变,党的崇高理想信念不能变,也不能因为党内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就削弱甚至否定党的领导。

关于党内监督与外部监督的关系。

要坚持党内监督是最基本的、第一位的,党内监督要和外部监督形成合力体系。因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决定了如果党内监督失效了,其他各类监督很难有大的作为,历史经验表明,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党的观念淡漠、组织涣散、纪律松弛,都同党内监督缺失有关,因此,加强监督首先要加强党内监督。要强化党内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发挥同级相互监督作用。同时也要看到,党内监督如果不同外部监督结合起来,就不能形成监督合力。因此,各级党委应当支持和保证同级人大、政府、监察机关、司法机关等对国家机关及公职人员依法进行监督,人民政协依章程进行民主监督,审计机关依法进行审计监督。要重视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的监督,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虚心接受群众批评。总之,建立健全以党内监督为根本、与外部监督相结合的监督体系,这是推动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动力。

关于“关键少数”与“绝大多数”的关系

“关键少数”要在党的自我革命中带好头、树立榜样,同时又不能忽视普通党员这个大多数的基础作用。在中国共产党9100多万党员中,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是我们党的“关键少数”,对推动和引领党的自我革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这些“关键少数”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概括起来说,就是要求他们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自觉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批评。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普通党员是9100万中的绝大多数,是党的主体性力量。拿廉洁自律来说,如果每一个普通党员都能坚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克己奉公;坚持崇廉拒腐,清白做人,干净做事;坚持尚俭戒奢,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甘于奉献,那么,党内的各种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就会大大减少,党内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就会加速实现。依此类推,广大党员作用发挥好了,党的自我革命就有了深厚的基础。

关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关系。

应当坚持批评和自我批评并重的方针,把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一党的自我革命的锐利武器用好、用够、用经常。较长时期以来,批评和自我批评主要存在“四怕”现象,即“自我批评怕丢面子、批评上级怕穿小鞋、批评同级怕伤和气、批评下级怕丢选票”。凡是有“四怕”的地方,都说明那个地方党内政治生态或多或少有问题,应当加快纠正,让批评和自我批评在党的自我革命中发挥应有作用。要敢于自我批评,勇于对照党章党纪要求找不足、对照先进典型找差距、对照事业发展和群众意见找问题。要敢于开展相互批评,出于公心、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允许被批评者有一个认清是非的过程,当然对问题严重的,也要猛击一掌促其警醒。要推动批评和自我批评经常化,不仅在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上形成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风气,也要在平常工作中养成多听上级领导、同事以及下属的批评建议,多给领导、同事和下属提意见建议的习惯,使批评和自我批评成为党员干部的党性自觉。

(作者系民政部党组成员、副部长)

来源:《机关党建研究》2020年第9期

  • 关键字
  • 责编:段冬蕾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