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全国游戏治疗师专业技术培训课顺利举行

2015-01-09 14:16   社工中国网 投搞 打印 收藏

0

为了满足大众对这项专业服务的需求,加快普及和推广层面,中国社工协会心理健康工作委员会游戏治疗学部推出了首届 游戏治疗师专业技术培训班,并已于14年12月27日一连三天在广州暨南大学顺利完成。

第一届全国游戏治疗师专业技术培训课月前于广州顺利举行

面对现今社会转变引来的儿童心理状况及行为问题,贯彻执行我们首部精神健康法,中国社工协会 心理健康工作委员会成立了国内首个 游戏治疗学部,引入港台国外的学童心理辅导科学体系,以儿童最自然活动方式-----《游戏》 ,作为心理辅导介入手段,无论对一般儿童心理素质的提升、或是有问题儿童心理的干预都非常合适;学部亦逐步让游戏治疗项目朝着专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

音 乐 感 受

音乐感受

肢 体 探 索

肢体探索

为了满足大众对这项专业服务的需求,加快普及和推广层面,学部推出了首届 游戏治疗师专业技术培训班,并已于14年12月27日一连三天在广州暨南大学顺利完成,过程中更特别开放部份内容供机构嘉宾、医院主任及媒体记者参观了解。

活 动 简 介

活动简介

嘉 宾 合 照

嘉宾合照

本次课程是由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心理健康工作委员会 游戏治疗学部 主任委员、香港游戏治疗协会执行总监、香港教育学院教育博士 沈丽敏 统筹。

三天的培训,不但提供理论基础,更重视实际演练,让学员真正能体会到个中的精神、感受和自我成长!

依课程的设计,学员要完成五个阶段的培训及300小时的实习,并经督导评核通过后,才能取得游戏治疗师资格,不但证明了课程的严谨性及专业性,更让每一个持证治疗师的水平得到了保证,有利长远健康发展!

实 操 讨 论

实操讨论

演 练 示 范

演练示范

附注:

何谓「游戏治疗」

游戏治疗,是一种以「游戏」为沟通媒介和心理动力的心理治疗方法,并依儿童各阶段发展作为架构,在安全、自在和尊重的环境中,提供儿童一些玩意和方法(如:玩具、布偶、绘画、角色扮演、戏剧、玩沙、棋盘游戏、纸牌游戏等),让他们在游戏的过程中:

可以更自发、直接和完整地表达他们的所见所闻。

提供宣泄的管道,以纾解和释放掉一些不舒服或是累积下来的情绪。

帮助他们将潜意识的经验与感受形象化、口语化,并将之隔离在自己现实经验之外。

协助他们制订另一个适应现实环境的规则,让他们在自我指导中学习如何面对生活。

透过游戏与创作出来的作品,让他们再次拥有对自己和对环境的『掌控感』、『能力感』和『成就感』。

「游戏治疗」的作用:

游戏治疗所涵盖的的不只是与儿童玩玩,更重要的是透过游戏治疗的过程,儿童可以经由与治疗师的互动当中体验到:情绪的抒发、烦恼困扰的降减、创伤事件的重现、冲动的转移以及正向的情绪经验。

在游戏治疗当中,口语的表达与玩游戏占有相同等的地位,因为许多孩子透过一边玩的过程当中,也说出了更多的话。

在安全的游戏治疗经验中,儿童可以探索不熟悉的事物,并发展出对经验、感受与认知的了解。游戏治疗的历程将不熟悉变为熟悉,经过游玩将内在的心理世界向外表达出来,在游戏治疗中的主要功能,是将儿童在现实中无法处理的,由象征意义转变为可学习的,可处理的情绪与事物,并从中学习面对自己情绪及自我控制的能力。

当儿童玩起游戏来时,透过治疗师适时的引导,他们便会在不知不觉中,表达出他们的经验,一位受过游戏治疗训练的治疗师,便能在此互动的过程中,得知孩子许多内在或外在、显明或隐藏的讯息,并做适时及适当的处理;而透过治疗师的暸解和接纳,孩子的情绪得以被释放出来,并得到舒解,同时加上治疗师的引导或厘清,他们往往能创造出重新出发的契机。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