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下午,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社会心理服务团西藏地震心理援助行动座谈总结会在四川自贡召开,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会长陈存根、副会长彭东、党委副书记余华龙参加会议。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赴西藏地震灾区心理援助队成员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特邀咨询专家、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社会心理服务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正奎,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社会心理服务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兼社会心理服务团团长吴坎坎,社会心理服务团团员袁歆、刘大秀、王宗玲、向熊英参加了座谈总结会。会议还特别邀请了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社会心理服务部主任、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社会心理服务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程万军,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中心社会节目部副主任、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司法社会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苏大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中心《心理访谈》栏目制片人、主持人、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社会心理服务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沙玛阿果,西藏自治区定日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定日县长所乡嘎旦村驻村第一书记吴奇洵,《公益时报》记者、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司法社会工作委员会执行总干事张明敏。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社会心理服务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闫洪丰,副主任委员兼执行总干事陈渝方,副主任委员陈锡坤、查德怀,副总干事赵琳琳、王倩、陈炳辉和社会心理服务团团员郎永红等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首先通过视频再现了灾后心理援助工作场景,还原了社会心理援助实况。尔后,大家全面回顾了西藏地震灾区心理援助工作历程,交流了工作中的经验与体会,并就如何继续做好社会心理服务工作提出了意义与建议。此次心理援助行动中,面对高海拔缺氧、严寒天气及频繁余震的严峻挑战,来自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社会心理服务专业委员会及社会心理服务团的专家与成员克服重重困难,刘正奎强忍高原反应坚持授课,为基层心理骨干注入专业力量;吴坎坎、李晓景两度深入灾区,持续巩固援助效果;刘大秀、向熊英、袁歆、王宗玲等心理援助队员坚守一线,以“帐篷泡面”为春节团圆饭,用真心传递温暖;社会心理服务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陈渝方、查德怀、执行总干事方若蛟坚守后方选拔人才培养队伍、提供远程技术支援;截止3月底累计为全县师生及1000余名受灾群众提供心理疏导,开设“帐篷学校”帮助儿童重建安全感,并通过培训当地教师打造“带不走的专业队伍”。来自地震受灾地区的吴奇洵书记进一步分享了“帐篷学校”“燃灯房”等基层治理经验,展现党建引领下“医疗+心理+社工”联动服务体系的实践效能。
座谈结束后,刘正奎做社会心理服务团西藏地震心理援助行动总结,他说地震心理援助行动中,中国社会工作联合迅速拟定方针、部署行动计划,社会心理服务工作委员会及时组织专业人员组成多批次赴一线队伍和统一的后方支援团队,快速形成援助力量,科学、有序、持续、有效地实施了援助行动,为西藏地震灾区的受灾群众提供了专业的帮助与深切的关怀,获得了各界一致好评,积累了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经验,大家要发扬此次西藏地震心理援助精神,继续为社会心理服务工作贡献力量。
座谈总结后由彭东副会长宣布了《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关于表彰定日灾后心理援助工作优秀个人的通报》,对刘正奎、吴坎坎、李晓景、刘大秀、向熊英、袁歆、王宗玲、王依婉、陈渝方、方若蛟、查德怀等11位同志予以通报表彰,并由陈存根会长、彭东副会长、余华龙副书记等领导为受到表彰的同志颁发荣誉证书。
最后,陈存根会长做了总结讲话,他在讲话中高度评价此次定日地震心理援助行动,并指出在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危机面前,心理援助已从“辅助手段”提升为“灾后重建的重要力量”,心理重建是“持久战”,不仅要抚平创伤,更要播种希望;不仅要传递温暖,更要筑牢防线。他还对大家提出期望:做“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先锋队,做“民族团结”的连心桥,做“平安中国”的守护者。
全体参会人员在“扎西德勒”的祝福声中合影留念。陈存根会长深情寄语:“心理援助是一项永远在路上的使命。唯有守护好自己,才能更好地守护他人。让我们携手,让心灵的灯火照亮每一个角落!”此次总结座谈会不仅是对过往工作的全面梳理,更为新时代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指明方向。未来,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将持续凝聚专业力量,推动心理援助从“应急响应”向“长效守护”转型,为提升全民心理健康水平不懈奋斗。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