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乡镇(街道)社工站专业化发展

邓志强 2022-06-23 10:08   华声在线 投搞 打印 收藏

0

乡镇(街道)社工站是民政部门通过将民政工作与社工专业服务深度融合建立的基层服务平台。当前,在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中,存在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被忽视、专业水平不高、专业人才不足等问题。为此,应大力促进乡镇(街道)社工站的专业化发展,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与基层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大局。

为增强基层民政服务能力,推动民政事业持续健康发展,自2017年起,广东、湖南两省分别通过实施“双百计划”“禾计划”,在全国率先通过在乡镇(街道)设立社会工作站(以下简称“社工站”),探索增强基层民政服务能力的可行路径。在此基础上,2020年10月,民政部提出“力争‘十四五’末,实现乡镇(街道)都有社工站”目标。

乡镇(街道)社工站是民政部门通过将民政工作与社工专业服务深度融合建立的基层服务平台。当前,在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中,存在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被忽视、专业水平不高、专业人才不足等问题。为此,应大力促进乡镇(街道)社工站的专业化发展,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与基层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大局。

提升专业认知,正确定位社工站的角色和功能

乡镇(街道)社工站是提升基层社会治理和社会服务水平的重要载体。民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已建成乡镇(街道)社工站1.7万余个,4万余名社工驻站开展服务。但一些地方将社工站主要职责定义为填报各类数据,使得社工站的专业价值未被充分认知。因此,推进乡镇(街道)社工站专业化发展,首先要提升对社工站的专业认知。

一是各级党委政府应充分认识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和职业价值,警惕社会工作行政化趋势。二是民政部门应坚持社工站专业化建设方向,明确社工站的角色定位、功能定位,引导驻站社会工作者进村入户、主动巡访,协助乡镇(街道)对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进行全面核查,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理念、方法和技巧,科学评估服务对象需求,不断提升社会工作服务水平。三是加大宣传力度,让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和社工站的服务效能得到更广泛的社会认可。

加强专业建设,充分发挥社工站专业优势

社工站作为政府与城乡居民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反映居民需求、开展专业服务、协同社会治理,对于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意义重大。鉴于当前一些社工站的社会工作专业优势未能体现,应推进其转型升级,加强社会工作专业化建设。

一是强化机构设置的专业性。社工站是协同政府履行基层社会治理和基本社会服务职责的专业机构,不是完成行政事务的新“科室”。在组织配置和制度设计上,应以现代社会组织治理结构为基准推进社工站建设。二是强化人员选聘的专业性。社工站应选聘有专业社会工作背景人员,并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三是强化任务分配的专业性。政府部门在分派社工站任务时,应为社会工作者发挥专业作用“留白”,为社工站赋权增能提供专业“舞台”。四是强化主动作为的专业性。社工站工作人员应深化对社区运行规律和治理规律的认识,运用先进的社区服务理念、科学的社区治理模式、专业的社区工作方法,打通社会福利政策和社会治理政策“最后一米”路程,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推进队伍建设,保障社工站的专业人才支持

推进乡镇(街道)社工站专业化发展,核心在于用好专业人才。当前一些社工站的工作人员专业程度较低、专业持证率不高,有的甚至没有任何社会工作从业经验和教育经历,社工人才流动率和流失率较高。为此,应加强社工站人才队伍建设,让专业人才“留得住、用得好”。

一是大力培养人才。实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工程,分类别、分主题、分阶段系统开展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建立健全“专业人才+本土人才”培育路径。二是合理使用人才。支持民政部门、基层民政经办机构、社区服务机构等设置社会工作岗位,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配备和使用。三是有效激励人才。鼓励社区工作人员参加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考试和学历教育,对获得社会工作职业资格的人员给予职业津贴。对社工站社工人才给予政策倾斜,通过各种方式拓展他们的职业发展空间和职业晋升通道。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委党校基地特约研究员)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