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鼓励志愿服务组织招募专业社工人才

2021-10-09 09:24   中国社会报 投搞 打印 收藏

0

近年来,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紧紧围绕首都城市功能定位和部门职责,动员、引导广大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聚焦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用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志愿故事,成功打造“西城大妈”“朝阳群众”“蓝立方”等知名志愿服务品牌,推动首都志愿服务事业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发展。

北京市——
砥砺奋进 勇担使命 书写首都志愿服务新篇章

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

近年来,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紧紧围绕首都城市功能定位和部门职责,动员、引导广大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聚焦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用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志愿故事,成功打造“西城大妈”“朝阳群众”“蓝立方”等知名志愿服务品牌,推动首都志愿服务事业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发展。

坚持党建引领,让志愿服务成为凝聚实现中国梦强大力量的美丽纽带

在工作中,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始终坚持和加强党对志愿服务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市委社会工委与市民政局合署办公的优势,推进志愿服务在社会动员和社会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一是发挥北京市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事机构职责作用,推动各部门、各级志愿服务组织加强对广大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的政治引领、组织引领、思想引领,并结合“双报到”工作机制落实,深化党员、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构建以党员、团员为骨干,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志愿服务工作格局。二是依托全市在社会组织领域建立的“综合党委-联合党委-社会组织党组织”三级组织体系,基本实现志愿服务组织党组织应建尽建。各级党组织扎实开展党的活动,坚持党的工作与志愿服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夯实了党的组织和工作在全市志愿服务组织领域全覆盖的基础。三是以牵头推动修订《北京市志愿服务促进条例》为契机,结合实践中关于坚持党对志愿服务工作的领导的相关经验,在法规总则部分设置专门条款,明确规定基本原则和具体要求,为下一步积极引导和支持志愿服务组织有序参与社会治理、提供公共服务、承担社会责任指明了正确的政治方向。

立足行政管理,推动志愿服务事业规范有序发展

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切实履行志愿服务行政管理工作职责,会同有关部门在畅通和规范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方面狠下功夫。一是开展理论研究,为做实民政部门志愿服务行政管理职能提供参考。二是加强法治保障,牵头推动完成《北京市志愿服务促进条例》修订工作。三是完善政策措施,规范和促进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在规范管理方面,组织各区学习贯彻《志愿服务记录与证明出具办法(试行)》《志愿服务基本术语》,牵头或参与制定地方标准《大型活动志愿者服务规范》《“志愿北京”信息平台志愿团体管理办法》等文件;在激励保障方面,将志愿服务纳入诚信体系建设和政府购买服务目录,明确可支持志愿服务运营管理、教育培训、事业发展和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等。四是规范队伍建设,推进志愿服务组织培育发展工作。一方面,对于依法登记的志愿服务组织,按照“应标尽标”原则开展身份标识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为268家志愿服务组织进行身份标识。另一方面,对于不具备法人登记条件的志愿团体,发挥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各级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的枢纽和平台作用,实行备案管理。另外,2019年会同发改委、财政局等部门出台的《关于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的实施意见》,对社区志愿团体的培育发展和规范管理提出明确要求。五是加强信息管理,为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提供技术支撑。依托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开展数据梳理统计和情况监测,为开展志愿服务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截至2020年底,全市实名注册志愿者达443.6万人,占常住人口的20.6%;注册志愿服务团队超过7.73万个,较2012年底增长近4倍;累计发布志愿服务项目43.6万余个,记录志愿服务时间4.99亿小时。

围绕中心大局,引导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同向同行

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注重发挥志愿服务能够有效组织群众、凝聚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的天然优势,引导广大志愿者将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与自觉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结合起来。在服务保障国家大型活动方面,2019年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城市志愿服务工作,牵头组织100家公益养老机构开展“走进公益机构——志愿助老与祖国同行”志愿服务活动,取得良好成效。为迎接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指导各区围绕“五区四线三周边”等重点区域开展丰富多彩的城市志愿服务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在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面,在全市开展“爱满京城 共同战疫”志愿服务行动,引导广大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参与疫情防控。据统计,全市共发布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项目1.1万余个,招募志愿者38.4万余人次。

聚焦社会关切,让志愿服务助力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要

紧紧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以扶贫济困、扶老救孤、恤病助残、社区治理等为重点,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踊跃参与社会建设和民生保障领域志愿服务活动,发挥志愿服务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一是推进社会领域志愿服务工作体系建设。制定实施社会领域志愿服务“1+4”文件,在全市社区、社会组织、商务楼宇、非公经济组织、专业社工机构等社会领域持续推进志愿服务组织和工作覆盖。截至目前,15家市级枢纽型社会组织成立专业性志愿服务协会组织,全市累计建成城市社区志愿服务站2521个、农村社区志愿服务站342个、商务楼宇志愿服务站570个;339个非公经济组织、169家专业社工机构成立志愿服务组织二是加强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协作联动机制建设。鼓励志愿服务组织引入社工理念,招募专业社工人才,充分发挥社会工作者在组织策划、项目运作、资源链接、专业服务等方面的优势,提高志愿者的专业化服务水平。三是指导各区开展常态化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支持各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益创投、引入社会资金等方式,引导、促进社区志愿服务发展。全市通过“志愿北京”平台已累计发布社区志愿服务项目16万余个。四是推动健全社区志愿服务工作机制。研究制定《北京市基层社会动员工作指引》,帮助基层增强动员能力,发挥志愿服务站、社会工作服务站、社会动员中心等供需对接平台作用,推动志愿服务更好地瞄准社区需求,构建守望相助的邻里关系,真正成为社区治理共同体的有机组成部分。

(来源:中国社会报2021.10.9)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