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创新社区治理的生动实践——“五力引航”激发社区治理内生动力

2022-12-09 09:12   中国社会报 投搞 打印 收藏

0

作为首都腹地、核心区和老城区,北京市东城区近年来在社区治理创新实践方面持续发力,通过“五力引航”创新计划,从协商力、培育力、行动力、创新力和合作力五个要素出发,提升社区在议事协商、组织培育、行动实践、创新治理和合作共治等五方面的意识和能力,以“组合拳”的方式解决居民参与少、社区组织赋能难、老旧小区治理差、物业管理缺失、社区工作者能力提升效果不明显等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积极打造富有活力、突出实效、共治共享的现代美好社区景象。

作为首都腹地、核心区和老城区,北京市东城区近年来在社区治理创新实践方面持续发力,通过“五力引航”创新计划,从协商力、培育力、行动力、创新力和合作力五个要素出发,提升社区在议事协商、组织培育、行动实践、创新治理和合作共治等五方面的意识和能力,以“组合拳”的方式解决居民参与少、社区组织赋能难、老旧小区治理差、物业管理缺失、社区工作者能力提升效果不明显等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积极打造富有活力、突出实效、共治共享的现代美好社区景象。

协商力是基础——

热热闹闹的议事厅 解决了不少烦心事

11月18日傍晚六点半,在体育馆路街道四块玉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一场居民议事会进行得如火如荼。“小区加装电梯会对生活造成不便吗?”“安装费用各个楼层一样吗?”会场内,街道、社区、居民等各方代表围坐一起,就加装电梯的相关事宜畅所欲言。对于大家的疑问和顾虑,第三方电梯公司的负责人一一给予解答:“加装电梯时首要考虑的是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所以大家不用担心采光、通风等问题。”“安装费用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执行,后续会制订详细方案。”……

四块玉社区是典型的老旧小区,亟须通过环境改善和软服务升级等提升居民幸福感,为此,社区打造了“傍晚六点半”流动议事厅。设定的时间方便上班的居民参与,拓宽议事的参与人群。同时,哪里有诉求,就在哪里就地召开议事会。

社区议事协商是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的重要途径。多年来,东城区委社会工委区民政局将社区议事协商作为提升社区治理能力的重要抓手,把“协商力”列为“五力引航”计划的首个要素,不断激发基层自治活力。在推行“协商力”的过程中,各街道、社区搭建不同层次、不同形态的议事平台,协调动员利益相关方参与议事协商,并运用参与式议事协商方法、技术提升基层民主协商的意识和能力。居民的事居民议,增进理解、减少纠纷,协商议事有制度、有平台、有技术、有实效。

培育力是保障——

居民的事情居民担 枝繁叶茂的“根系式”发展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鸽哨清脆、鸟语花香。走在东四街道东四六条社区的胡同内,一年四季都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从原来的废物废料堆积,到现在随处可见的绿意盎然,这样的变化归功于“花友汇”的努力。

“花友汇”是东四六条社区的居民自治组织。2017年,社区将有园艺兴趣爱好的居民组织起来,认养胡同内增设的花池、花箱、花架。五个春来暑往,“花友汇”的成员已悉心养护了花池、花箱百余处,花架400多延米,绿化面积超过600平方米,成为社区环境治理的一支重要力量。春天,大家为花池和花箱铺设防护网,将这一方小天地装点得更漂亮;夏天,大家手持喷雾器、水桶、垃圾袋等,对花池、花箱进行深度清洁;秋天,大家将栽种的瓜果摘下,在欢声笑语中分享收获的喜悦……花友们不仅用行动美化了胡同环境,还用热情感染着居住在这里的每一个人。老胡同一天天美起来,居民的生活也更加有滋有味了。现在,“花友汇”已由最初的38人发展到近百人。

今年,东四街道开展“胡同园丁”项目,在“花友汇”的实践经验与群众基础上,借力街道社会动员中心的资源支持,为社区居民的才艺和热情提供施展的机会和平台,美化古街老巷的人居环境,共创和谐美丽家园。

社区社会组织是提供社区服务的重要力量,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是社区活力的生动体现。因此,对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力”也成为了东城区“五力引航”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各街道、社区不断挖掘居民骨干,使社区社会组织在公益活动、互助服务、居民自治、矛盾调解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良好生态环境的滋养下,全区社区社会组织蓬勃发展,犹如大树的根系一般深深扎入泥土之中。

行动力是关键——

以活力带动居民参与 将问题与需求转化为项目

在基层社区治理实践中,社区居民的需求是多样化、差异化的。东城区鼓励各街道、社区和其他相关主体基于具体问题和需求,在行动层面尽可能多地将社区服务项目化、居民行动项目化、协商成果项目化、楼院自治项目化、关键小事落实项目化。同时,围绕项目需求评估、项目规划设计、项目立项评审、项目过程监管、项目评估验收及项目事后跟踪等环节建立系统完善的全流程管理机制。像这样以项目带动活力、以活力带动居民参与的工作方法,在“五力引航”模式中被称为“行动力”。

“家园计划”参与式项目,就是东直门街道在回应居民关切、满足居民需求、提升社区行动力方面作出的大胆尝试。该项目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鼓励社区居民发现身边需要解决的问题,填写《“家园计划”公众建议案》申请表,通过共商共议的形式探讨解决方案。

居住在胡家园社区的闵师傅,平时就十分关注社区里的大事小情。“家园计划”实施以后,他申报了《推进“适老”设施改造,提升老旧社区公共空间内涵品质》这一项目。“我们小区属于老旧小区,有的楼栋从1994年入住后就没有开展过楼体全面检修。社区是我们的家,我们有责任把它建设得更加宜居。经过多次考察,我提出了改造适老残障人士专用坡道、实行封闭管理等建议。”闵师傅说。

记者了解到,“家园计划”实施以来,共有800余名居民代表就各年度上报的项目进行分类并加以充分讨论,目前已形成有效提案400余件。

创新力是引擎——

各方智慧“活”起来 用新方法解决老问题

创新,是社区治理现代化的题中之义,更是破解老城社区治理和民生服务难题的良药。为构建有温度、可持续、现代化的社区治理体系,东城区鼓励各街道、社区和其他相关主体,立足居民需求、深挖社区特色,不断更新服务理念,创新服务供给方式,探索形成有针对性和独特性的工作方法。通过“创新力”,培育新兴治理主体、拓展资源动员网络、创新资源动员手段,并形成长效机制。

如何让利用率低的社区公共空间更好地发挥作用?如何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社区治理?朝阳门街道拿出办公用房,引进500多万元的社会资本,改造完成了以胡同、四合院建筑和人文历史为主要内容的史家胡同博物馆,这也是北京市首个胡同博物馆。此后,街道又相继建立文化生活馆、睦邻驿站、朝西工坊、演乐弘艺坊等,不断整合文化资源,推动社区文化氛围营造。

为解决社区老人的居家养老难题,朝阳门街道在2016年探索建立北京市首个区域养老服务联合体,最大程度整合辖区内可用到的养老服务资源。如今,已陆续有228个成员加入了养老服务联合体,为老人构建了一个“15分钟助老服务圈”,可提供歇歇脚、喝口水、解内急、防走失、聊聊天等暖心服务。

合作力是方向——

多方力量拧成一股绳 社区治理不再单打独斗

建国门街道东总布社区地处东长安街,辖区内中央、市属、区属单位和各类非公企业、社会组织较多。社区内有一处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的空置用地,因长期无人看管导致杂草丛生、蚊蝇滋生,周边的居民常有怨言。社区党委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与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成员单位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及时沟通。问题反馈的当天,检察院、街道、社区三方就共同在空置用地召开了现场办公会。结合检察院的资源优势,决定在空地建设普法口袋公园,既改善了社区居住环境,又能向居民普及法律常识。

北京剧装厂坐落于天坛街道西草市街北侧,房屋老旧、违法建筑多、环境秩序差,与古都风貌不符。经充分调研,街道提出打造剧装一条街的愿景。项目启动后,个别商户存在抵触心理,担心改造会影响收入,不愿腾退违规建筑。剧装厂工作人员与街道、社区干部密切配合,挨家挨户上门做思想工作,终于解开商户心结,全部同意进行环境提升。

在东城区,向上述这样的街道、社区在党建引领下主动整合内外资源,由多元主体合作解决社区治理难题的事例还有很多。“合作力”不仅包括社区与街道、街道与市区职能部门的联动,也包括社区内部的横向协作、街道各科室之间的协作以及各类平台和组织间的协作,社区治理不再是一方或一个部门的单打独斗。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耕‘五力引航’计划,持续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通过示范引领带动,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和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东城区委社会工委委员、区民政局副局长李娜新说。(记者 安娜)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