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召开全市“全科社区工作者”观摩推进会

2018-09-10 09:36   济南市人民政府 投搞 打印 收藏

0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

社区是城市治理的基石,是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和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的平台,承担着各个群体参与公共事务的“接口”的重要职责。习近平总书记今年6月到山东视察时明确要求,“推动社区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放到社区,更好为社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

“全科社区工作者”服务模式,既是全面推进省会城乡社区治理创新的重要基础工作,也是济南市民政系统的重要举措,更是提高社区群众对城市发展和改革获得感的重要保障。

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一次办好”改革要求在社区落地生根,8月28日,市局在历下区召开全市“全科社区工作者”观摩推进会,部署推进“全科社区工作者”服务创新。市局党委书记、局长张洪武参加活动并讲话。省民政厅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处处长赵文波、四级调研员张蕾到会指导。会议由副局长苏楠主持,各区县民政局局长、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科科长参加会议。集中会议前,与会代表到历下区甸柳新村街道第一社区、历下区创益园、市中区杆石桥街道自由大街社区进行了实地观摩;会上,历下区民政局、平阴县民政局、历下区甸柳新村街道、市中区杆石桥街道自由大街社区分别做了经验交流。省民政厅赵文波处长对我市“全科社区工作者”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指出我市对社区治理工作高度重视,在推进“全科社区工作者”服务方面走在了全省前列,取得了显著成效。张洪武局长讲话中指出,一是要提高站位,明确方向,着力打造省城社区居委会服务新模式。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省有关工作要求,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工作的最高标准,以需求为导向,把问题研究透彻,做实做细、形成合力,增强居民幸福感、获得感。二是要明确重点,开拓创新,落实好“全科社区工作者”服务创新的关键任务。围绕推进过程中“谁来干”、“干什么”、“怎么干”、“干得好”四个关键问题进行了系统讲解,要求加强系统培训、借鉴12345先进经验、结合“网格化”管理、运用“智慧社区”等信息手段,扎实推进“全科社区工作者”服务。三是要加强领导,明确职责,确保“全科社区工作者”模式全面推开。要求抓机遇抓落实,加强人、财、物的支持保障,强化督导检查,在全省率先完成“两个85%”的目标任务。

180828170926555086 (1)

 

服务环境的更新、工作理念的变化、社区网格治理制机制的改革……这一服务模式创新虽然貌似简单,但却是推进社区治理创新的“小切口”,彰显的更是民政为民的“大情怀”,是更好为社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的体现,也是弥补城市更新减速、高品质公共服务产品均衡保障难短板的有效举措。我市推行试点的12个街道、52个社区,社区服务场所面貌焕然一新、社区工作者队伍综合能力显著提升、社区群众认可度明显提高,充分体现了改革创新的成果。社区服务模式的转变,使济南为群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正在变成“最温暖的一公里”。

从“专门专岗”变成“全科全能”: 只找一个人 办成所有的事  

何为全科社工?对群众来说,就是只找一个人,办成所有的事;对于社区专职工作者来说,就要从“专门专岗”变成“全科全能”的多面手。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社区居委会是整个社会中最接地气,最直接面向居民、服务居民的基层组织,上级的各项政策、居民的大小事务,都沉积在这里办理。我市“全科社工”服务服务模式的推行,让社区工作者由“专岗、专能”转变为“全科、全能”,一人多岗全面掌握全科业务,真正实现服务居民“一口清”导办、“一门式”受理、“一条龙”服务。

以前群众到社区居委会办业务,如果赶上负责该项业务的工作人员不在就只能再跑一趟。而如今,在我市试点的12个街道、52个社区窗口,工作人员承接着救助、社保、计生等近百项业务,让居民想办的各种事在一个窗口就能受理,大大减少了来访居民“等待、再来、折腾”等现象,达到“即来即办、即办即走”的便民服务标准。平阴县五岭社区的李阿姨到社区为家属办理了残疾证,同时办理了残疾人重残护理补贴,还为刚刚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的女儿询问了办理生育证明的相关手续和流程。“跑了一趟社区,办了三项业务。真是省时省力还少跑腿!”李阿姨由衷地赞扬。

除了办理业务的方便快捷,社区办公环境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行政化的“一站式服务大厅”的传统模式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全科受理服务台,整个社区办事大厅实行敞开化、一体化办公,打造成有温度的“社区会客厅”。重新设计和布局社区服务用房,力求让社区群众到社区有回家的感觉。

这种从装修风格变化体现出的“亲民”,在市中区杆石桥街道自由大街社区可窥见一斑。自由大街社区由装修风格的改变,掀起一场“柜台革命”,由原来的窗口受理转变为一站受理、三站分流。原来居民进入社区后,面对诸多柜台,不明白具体该找到哪位工作人员办理。现在“全科社工”全时段在岗,居民进入社区后,由“全科社工”主动引导,对于政策知识能解答当时解答,需要具体办理的,当场分流,引导“两委”成员具体受理。所有事务,只需要居民“跑一次腿”即能办结。由柜台受理转变为“圆桌”谈话,更好的与居民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服务。

180828170926689546

 

从“柜台服务”到“现场服务”:

让市民琐事不出格 小事不出居

 

推行“全科社区工作者”,不是做到“一口受理、便捷服务”就是终点,深入到群众身边贴心服务才是最终目的;坐能“一窗式”受理群众诉求,只是工作的第一步,动能“下入网格、洞察社情民意”才是根本。

历下区建筑新村街道和平新村社区属于老旧开放式小区,推行全科社工模式会,窗口工作人员一人能办理所有业务,把社区工作者从业务捆绑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学习和提升,提高了社区办事效率。社区治理工作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究其原因,正是创新打造了“和平益+”杜区治理新模式,即益联盟、益事通、益网格、益家亲。通过发挥社区大党委的核心作用,依托历下公益银行、党群服务体验馆等平台,打破条线壁垒,收集民意诉求,整合资源力量,推动多元共治,提高服务群众效能,全力打造的新概念智慧社区。

在具体实践中,该社区将全科社工分为“前台”和“后台”,每天两名“全科社工”受理全部业务,其余工作人员下沉网格第一线,变“粗放式管理”为“精细化服务”,第一时间为居民答疑解惑、提供服务,真正实现“琐事不出格,小事不出居”,让居民少跑腿、办好事。实行全科社工后,广泛运用协商民主工作法,社区工作人员下沉网格挖掘典型,结合街道最美党员、“最社区”等评选活动,形成独有的社区自治方法,打造“七彩和平”。

而甸柳新村街道打造的全科社工信息化支持平台,则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全科社工”工作与原有信息管理平台有机融合、资源共享。每名社工配备一部手持智能终端,安装有全科服务知识库、社区居民信息平台、服务日志登记,方便社工进行实时查询、及时解答、随时记录。社区还设立全科自助服务区,居民可以自助查询所需事项、打印明白纸、准备所需材料,初步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

180828170926744099

 

做“多面手”“百事通”:

坐下办公能解疑答惑 走入网格能洞察民意

 

想要通过全科社工模式推动“一次办好”在社区落地生根,就需要一批敢创新、会服务、有作为、作风正的社区领袖。

历下区通过全新理念、全新技术、全科服务、全能组织的“四全社工”队伍建设,为社区治理创新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如今在历下区,一人能办理各项社区业务的“全能型”社区工作者,已超过400多人。

甸柳街道第一社区副主任张梦瑶曾经是山东商报的记者,长期在社区采访的经历让她对社工工作很有感情。受到“小巷总理”陈叶翠事迹的感召,她通过考选成为了一名光荣的社区干部,并立志也要成为一名优秀社区工作者。正是发挥典型的引领作用,带动了一批像她这样治素质强、服务本领强、协调能力强、担当意识强的年轻人投身社区事业。

能力素质的提升离不开打磨和锻造。邀请民政部专家团队就“开放空间会议+”社区治理新技术系统培训社区干部和社工,举行全科社工技能培训、资格考试,开展岗位试点让参训人员掌握岗位职责和综合服务知识……一批社区“多面手”“百事通”迅速成长起来。为完善社区工作者成长机制,平阴县《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将全县社区工作者纳入正规化建设轨道,形成了留住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的长效机制。为鼓励社区工作者学习提升技能,制定了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补贴标准,即获得助理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证书的,自批准当月起每人每月增加职业水平补贴100元;获得中级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证书的,自批准当月起每人每月增加职业水平补贴200元。

甸柳新村街道对不同部门、分散孤立、用途单一的各类业务进行优化整合,梳理出管理标准、业务标准、服务标准等八大类,汇总出台102项明白纸,从服务事项、服务对象、审批流程、办理时限等方面探索出一条标准化之路,为“全科社工”提供简便易懂的知识和技能支撑,让社工对各种业务了解、掌握更简单,居民了解得更清楚。

此外,我市还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实现“全科医生+专科医生”的有效补位和合作。充分利用体制内与体制外的资源和优势,进行社区工作资源整合。社区专职工作者作为各类具体社区服务的“中枢”,在社区扮演“全科医生”式的角色,在充分利用长期工作于社区、熟悉社区居民优势的同时,积极引进或吸收外来的专业社会工作机构(“专科医生”),通力协作满足、解决新常态下社区群众不断增长的个性化的各类社区化美好生活需求。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