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富》杂志专访刘京:《公益时报》的缔造者(2)

2015-04-03 08:24   中国财富 投搞 打印 收藏

0

近日,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京接受了《中国财富》杂志的专访,就公益、社工、慈善等方面阐释了他的理念和看法,向读者全面展示了国内公益行业的历程和现状,就公益事业的发展进行了一次普及。

公益时报》崛起

自称“做事一根筋”的刘京硬是挺了过来,在数年的艰苦摸索中,他逐渐跳出了传统纸媒的思维方式,找了一个专属《公益时报》的商业模式。这个模式可以简单总结为:以媒体的身份建平台,以平台的人气找资源。

2004年,《公益时报》联手“排榜专业户”胡润推出了中国第一张“慈善榜单”。有意思的是,次年,《公益时报》即与胡润分道扬镳,双方各推出了自己的慈善榜单,为此,还通过媒体隔空打了一次口水仗。胡润方面声称自己更为专业,而《公益时报》则回应道:“我们是专业的公益媒体,一年365天都在和慈善打交道。你说谁更专业?”

民政部的官方背景与公益类专业媒体的身份为了《公益时报》带来了竞争的优势,制作榜单需要权威的原始数据,《公益时报》能拿到全国政府系统、红会系统、慈善会系统、社会组织最新捐赠数据,在官方几乎是唯一官方背景与公益类专业媒体的身份为了《公益时报》带来了竞争的优势,制作榜单需要权威的原始数据,《公益时报》能拿到全国政府系统、红会系统、慈善会系统、社会组织最新捐赠数据,在官方几乎是唯一捐赠渠道的当年,这是一个旁人难以比肩的优势。

一张慈善榜是不够的,嗅到发展机遇的刘京持续布局。2005年,他推动了“企业公民委员会”的成立。“企业公民”一词如今比较常见,但在当年鲜有人提及。据刘京说,当初在报批此机构时,相关领导看了后问:“企业公民是什么意思?”这时,另一名与刘京相熟的领导帮腔说了句:“你老土了!连企业公民都不知道。”后来,这位帮腔的领导跟刘京说:“其实我也不知道企业公民是啥意思。”

刘京从北京大学BiMBA的商业道德课中获知,企业公民在国外是一个非常流行的概念,发达国家普遍认为,企业要成为一个合格的企业公民,才可能成为真正百年老店。

企业公民委员会成立的同年,刘京操办了第一届“中国优秀企业公民年会”,这等于是又一张榜单。为了让这张榜单足够权威,刘京请来了蒋正华、成思危等一众名流担任委员会的名誉会长。也许在那时,刘京想明白了,在现阶段的中国,要盘活公益传播必须抓住企业。

跨国企业最先表现出对官方认证的“企业公民”的兴趣。2007年11月,时任IBM大中华区董事长周伟焜出席以中国社工协会名义主办的企业公民年会,并在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说,他说:“企业公民责任是IBM全球发展的战略之一,我们很愿意把我们在企业公民方面的一些战略、经验跟中国的国情结合起来,在这边做适合中国特色的探索和创新。”

商业合作的需求随平台的人气而来。据刘京说,逐渐有不少企业主动提出希望赞助《公益时报》旗下的品牌活动。他分析,企业主要有三个诉求:“一是进入行业的成本降低,与我们合作,等于打上了公益的标签;二是运营成本降低,认识那么多人可能需要请九顿饭,但是通过我们只需要请一顿饭;三是企业与我们合作增强了在公益里的感受,很多企业进入公益后的冲突感和孤独感没有了。”

2007年,“中国公益新闻年会”创办;2008年,“企业公民高尔夫俱乐部”成立,刘京与他的团队一个个平台地铺设,并围绕这些平台研发了形式多样的品牌活动。值得一提的是,这一系列的布局始终围绕着《公益时报》的媒体定位,刘京并未因潜在的商业利润而顺势将之经营成一个公关公司。

刘京说,到现在为止,《公益时报》从未产生过可供分红的利润,建平台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做公益报道。“从社会责任出发,哪一点都可以去采访报道,有了这样的切入,我们报道的对象面就宽了。可以一点一点切入到企业去。”

用新闻报道为品牌活动注入专业底蕴,再用品牌活动为新闻报道开辟采访资源,媒体报道与品牌活动形成了掎角之势,非传统的“公益时报模式”实际上发挥着中国传统媒体的基本功能:引导舆论,传播公益。当然,更重要的是,这种模式能让寡淡的公益类媒体在喧嚣的市场中生存下来。

刘京希望《公益时报》的报道能成为“业内人士的工具”,他主导下的采编风格以稳为主,拿不准的新闻话题宁肯滞后也不急于发稿。“我有两个要求:一是一锤定音,我们说了别人就不说了;二是拨乱反正,别人说得不对我们来个正确的。”

“业内人士的工具”要有用武之地,前提是有足够多的“业内人士”。

刘京与他的团队为《公益时报》作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真正决定这张报纸命运的,是国内滚滚向前的公益潮流。2008年的汶川地震之后,NGO大批涌现,行业逐渐成型。据基金会中心网数据,2007年末,中国仅有1200余家基金会,但在2014年初,基金会数量达到了4200余家。刘京在接受采访时不无感慨,他说:“做到今天,与我们自身的努力有关,更感谢历史的机遇,没有这种大的公益环境,公益时报恐怕也走不到今天。”

在刘京看来,如今的《公益时报》已经走上轨道。2014年,全国范围内的纸质媒体因广告生态的变化而陷入了营收下滑的困局,但模式独特的《公益时报》受此影响不大。尽管网络媒体的兴起对这家报社相对传统的采编团队构成了压力,但这已不是刘京担心的问题。《公益时报》的高层相信,只要报社经营不出问题,采编团队有充足的时间,一定能研发出适应互联网环境的公益传播产品。

目前,刘京的主要工作是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尤其是“企业公民高尔夫俱乐部”的活动。在“知天命”之年,刘京把个人爱好与公益事业作了一个令人艳羡的结合。在刘京担任主席的高尔夫俱乐部里,聚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企业家,据说,俱乐部的企业主们每次活动后照相,大家不喊“茄子”,而是齐声喊“公益”。

当年脱离公职队伍时,刘京一度很纠结,但如今,刘京认为那是一个正确的选择。“这条路特别锻炼我,现在大家都羡慕我,我很自由。”

对自己的未来,刘京没有明确规划。他说,当年到企业、办报纸也并不是他为自己刻意规划的方向,“更多的是跟着形势走。”这是刘京的人生哲学。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 关键字
  • 刘京
  • 责编:余华龙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