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在民政部的精心指导下,江西省民政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时的重要讲话和对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第十四次全国民政会议部署,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注重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扎实推进民政改革创新,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奋力谱写新时代江西大爱民政建设新篇章。
坚持高点站位,扎实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学习贯彻。第十四次全国民政会议召开后,江西召开省委常委会,迅速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全国民政会议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意见。省政府常务会也及时进行了传达学习并提出贯彻落实意见。全省民政系统采取传达学习、研讨交流、专家辅导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层次地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9月4日,省委、省政府召开第二十四次全省民政会议暨全省养老服务推进会议,会议以视频形式开到县一级,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
坚持精准发力,扎实推进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和农村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大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力度的意见》,制定出台《江西省深入推进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若干措施》, 2019年江西省有20.98万名城镇贫困群众脱贫。有效推进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两项制度衔接,深入开展农村低保专项治理,编密织牢全省近160万名农村低保对象、近20万名农村特困人员保障网。大力推进失能特困人员在县级福利院集中照护,全面落实照料护理经费,解决了全省4.3万名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护理难问题。
坚持统筹兼顾,扎实推进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调发展。省委、省政府出台《江西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努力打造具有江西特色的全国康养高地。省民政厅等5部门制定出台《关于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十条措施的通知》,大力推行“党建+农村养老服务”模式,努力实现党建与养老服务工作双提升、两促进。将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纳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期间聚焦解决的突出问题,按照“四助五有”(助餐、助安、助医、助娱,有场所、有设备、有经费、有队伍、有制度)标准全面推进农村互助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截至目前,全省45个县实现农村失能特困人员集中照护,建成具备助餐等功能的互助养老服务设施3600个,覆盖20%的建制村。全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受到省政府通报嘉奖。
坚持儿童优先,扎实推进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江西采取“原地出资、异地代养”方式,实施孤弃儿童区域性机构养育工作,建成区域性儿童福利机构18个,全面提升孤弃儿童养、治、康、教水平。省民政厅联合13个部门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工作的通知》,明确省级财政按照孤儿基本生活费补贴标准给予补助,大力实施“两提升、四关爱”服务。
坚持疏堵结合,扎实推进惠民绿色文明殡葬改革。省委、省政府将殡葬改革纳入生态文明、全域旅游和乡村振兴统筹推进,纳入“一把手”工程,形成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共抓殡葬改革的良好局面。大力推进殡葬基础设施建设,省政府出台了殡葬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省民政厅等部门联合编制了“十三五”殡葬设施建设项目库,制定了殡葬设施建设指南,全省建成殡仪馆88个、城乡公益性骨灰堂(公墓)1.9万个,基本实现殡葬设施全覆盖。全面建立遗体接运、暂存、火化,普通骨灰盒、骨灰寄存5项基本殡葬服务免费制度,覆盖全体城乡群众,并实现了相关费用在殡葬服务单位直接核免。稳扎稳打治理违规土葬,建立基层殡葬信息员队伍,全省遗体火化率达92.37%,较2017年提升了57.41%。依法依规治理散埋乱葬,治理“三沿六区”散埋乱葬坟墓85.2万穴。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和群众自我管理作用,全面成立村(居)红白理事会,将殡葬改革政策写入村规民约。开展殡葬服务机构“开放日”活动,各地出台公益性骨灰堂(公墓)管理办法等,积极探索殡葬服务管理新模式。
坚持协同创新,扎实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扎实开展乡镇(街道)、村(社区)挂牌专项清理整治工作,全省基层挂牌减幅达到90%,考核评比减幅超过50%。指导开展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试点工作,总结出了乐安县“1134”经验模式。加强社会组织培育管理,出台《江西省乡镇(街道)商会登记管理办法(试行)》。持续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全省完成脱钩率为76%。持续实施“百社解千难”社会组织助力脱贫攻坚工作,全省社会组织引导爱心企业、爱心人士提供帮扶资源21.33亿元。大力开展“善济江西 脱贫攻坚”慈善扶贫专项工程,惠及困难群众10万余人。
坚持夯实基础,扎实推进民政自身能力建设。省民政厅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高质量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强化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强化民政信息化建设,将首批180万名低保、特困、低收入家庭人员信息推送到“赣服通”,并在“赣服通”开通实时婚姻登记电子证照。11个设区市、100个县(市、区)全部出台了加强基层民政服务能力建设实施文件,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本版文/图由江西省民政厅提供)
新余市:创新“党建+颐养之家” 破解农村养老难题
新余市结合市情,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积极创新“党建+养老”模式,探索出农村养老服务“新余方案”。
全面推进“党建+颐养之家”模式。全市414个建制村建成736个颐养之家,满足老人生活照料、情感交流、精神慰藉等需求,进一步解决了农村空巢、留守、独居、困难老年人的居家养老需求,成为老人开心、子女放心、政府安心的“三心”工程。
全面建立特殊困难老人定期关爱巡访制度。以颐养之家为平台,新余组织村组干部、在家农村党员、留守妇女、低龄健康老年人等,就近就便、分片包干,对农村留守、独居、分散供养特困老年人等开展定期巡访。结合脱贫攻坚工作,完善党员干部联系帮扶农村特殊老年人制度,将存在安全风险和生活困难的老年人作为重点帮扶对象,实行“一人一策”,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全面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围绕服务颐养之家老人,全市建有383个“八室一间”的标准化晓康诊所。依托6个乡镇卫生院建立紧急救援站点,建立上级医疗机构、晓康诊所与颐养之家快速转诊渠道。
上饶市:高位推动 全方位推进惠民绿色文明殡葬改革
上饶市按照市统筹协调、县总抓推进、乡主体落实的原则,积极稳妥、依法依规推进殡葬改革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领导重视,高位推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定期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加快推进殡葬改革工作。建立全市移风易俗工作微信群,及时更新掌握各地工作动态,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讲究策略,循序渐进。坚持源头治理,依法关停封建迷信丧葬用品店和土葬用品店,严防遗体违规土葬,严厉打击骨灰二次装棺土葬现象。加快建设公益性墓地和骨灰安放等殡葬基础设施。注重抓突出问题治理,因地制宜、分类有序推进“三沿六区”散埋乱葬治理。
强化保障,着眼长效。创新建立党支部引领、理事会管理、村规约束的村民自治机制,将绿色殡葬写入村规民约,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制定出台《上饶市殡葬管理条例》,完善殡葬改革法律支撑。由民政牵头,联合林业、国土、规划、城管、公安等部门,组成殡葬执法大队,保障常态化和应急性执法监管。
南昌市:紧盯民生实事 推进“1+5+X”社区邻里中心建设
南昌市以“1+5+X”社区邻里中心建设为抓手,融合各类资源,打造15分钟生活圈,提升社区品质,开创基层治理新局面。
党建引领,共建共享,构建治理新格局。坚持党建引领,立足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构建“一站式”社区邻里中心,打造一个居民得到服务、商家获取利益、政府强化管理的三方共赢大平台,让居民在主动参与中接受服务、体验服务。
需求牵引,因地制宜,服务群众零距离。制定社区邻里中心规划,盘活政府空置或闲置资产,或采取购买、租赁、置换等方式整合社会资源,通过融合幼儿园、养老、卫生、商业、文化5类服务功能,在社区邻里中心实现基本生活服务全覆盖。从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需求出发,开设个性化特色项目,满足居民在精神、文化等各方面的需求。
统一规范,打造品牌,运营实现专业化。统一全市的“1+5+X”社区邻里中心建设标准,引进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规范化运营,公益性服务以政府购买服务为主,半公益性服务以政府补贴为主,非公益性服务以市场化运营为主。
九江市:夯实基础设施 不断提升孤弃儿童养育水平
九江市针对机构养育儿童总量逐年下降、残障儿童比例不断上升、县级儿童福利机构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坚持问题导向,主动作为,开展孤弃儿童区域性机构养育工作。
打造服务阵地。将儿童福利事业融入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儿童福利机构设施建设在社会服务兜底工程的项目占比。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区域性儿童福利机构,集中开展孤弃儿童养育、治疗、康复、特教等工作。同时,依托区域性儿童福利机构设立康复基地。
提升服务水平。强化岗位管理,建立健全行政、生活、救治、康复、寄养、收养等工作制度,细化岗位职责,及时开展护理员、护士、特教老师和社工专业技能培训。强化养育管理,根据孤弃儿童不同的年龄阶段,制定个性养育、治疗、康复和特教计划。强化评估管理,引入社会组织参与康复、特教等工作,建立孤弃儿童养育评估体系,提升专业化水平。
拓展服务功能。区域性儿童福利机构在做好孤弃儿童养治教康托底保障基础上,聚焦脱贫攻坚,为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提供关爱服务。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