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从整个国家发展和教育发展的角度,
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前提。充满正能量、真善美的家校社环境,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儿童青少年的成长至关重要,家庭、学校、社会都发挥着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是青少年立德的重要基础和土壤。只有实现家校社三者之间的良好互动和协作,才能打造中国式家校社协同育人创新发展的良好生态。
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事关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十四五规划”在“加强家庭建设”部分明确提出要“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部分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2023年2月,教育部、民政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明确了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在协同育人中的各自职责定位及相互协调机制,提出“到2035年,形成定位清晰、机制健全、联动紧密、科学高效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家校社协同育人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在基础教育领域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切实“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形成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才能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学校生态、家庭氛围。要实现立德树人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除了要增强学校的教育力,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还要增强家庭教育力和社会教育力。家校社协同育人需要我们努力开创新思路、新举措,不断展示新风貌、新成果。
2021年,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推出“家校社共育领航计划”,充分发挥全国性、枢纽性、顶层性社会组织作用,在全国范围内遴选试点和合作单位,重点从城乡社区和校园场景入手,为师生家校社五方赋能,以系统观念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建设。
赋能家长,在孩子成长中不缺位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监管缺失、教育方法粗暴、父母教育缺位等,是造成青少年成长中出现心理健康等各类问题的重要原因。如何帮助家长养育好孩子?我们尝试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为家长行使教育主体责任赋能。
在社区,2021年6月,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城乡社区工作委员会在重庆落地首个实体“社区家学苑”,定位为在城乡社区中的家文化综合活动空间,兼具家文化陈列展示、家风建设、家庭教育和家风活动开展等综合功能,以此解决家庭家教家风服务的阵地问题。“社区家学苑”由社工机构运营,通过线上的家长云课堂、线下的家长工作坊等四类活动,重点面向家长和儿童开展家风家教服务,将优秀传统家文化和现代科学教育观念相结合。同时,定期举办家长读书会,引导家长提升自我,培养自身好学的习惯,构建学习型家庭;建立家长互助会,由社区倡导、家长自发参与,通过互助解决家长问题,为家长赋能。
在学校,2021年9月,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在交大附中建立“家校社共育实践创新基地”,以校园场景为重点,以家委会和家长学校为抓手,引入专家力量,开设科学系统的家庭教育课程,同时,开发一系列家长手册,包括《交大附中家长学校必读手册》、《家庭教育20问》等,引导家长更新观念,更好地履行家庭教育职责。
立足校园,提高学校共育胜任力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主阵地,应充分发挥协同育人主导作用,及时沟通学生情况,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用好社会育人资源。为此,就需要为学校全面评估诊断,提高其家校社共育的胜任力。
为此,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青少年与学校社会工作委员会协助交大附中开发“家校共育五大胜任力模型”,从家长、家委会、教师、学生个体、学校整体五个层面出发,协助交大附中提高共育胜任力。
一是面向父母的“好父母加油站”。以线上课堂为主,开发父母赋能、亲子关系、常见问题和学习素养四个模块的课程,从观念、知识和技能的角度提升父母家庭教育基本素养。分小学和初高中两个层级,共包含30个学时。
二是面向家委会的“家委会建设指导中心”。由高校专家、学校德育负责人、家长委员会负责人组成家委会建设指导中心的核心团队,从制度建设、人才培养和内容设计三个方面帮助学校建立和完善家委会建设。同时,发挥家委会骨干家长代表的积极作用,对这类家长进行专业培训,为家长学校培训相应人才,保障后续建设方案的实施和反馈。
三是面向教师的“教师家校素养提升营”。围绕教师的素养培训,从教师必备的家校指导能力入手,提升教师家校社共育知识,培育教师家校社共育过程中需要的领导力、沟通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引导教师掌握家校社共育的实践方法。
四是面向学生的“第三方心理咨询服务站”。中小学学校的心理老师受制于专业度、多重关系(同事、上下级、师生、家校)等因素的制约,无法完全站在第三方的角度处理学生的具体问题。同时,一般学校也仅能配备一名心理老师,无法满足实际的心理咨询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设置了第三方心理咨询服务站,主要承担家庭教育咨询及辅导、休学回访、教师的心理健康技能培训等职能,主要服务重点学生群体。
五是面向学校整体的测评数据库平台。协助学校建设测评数据库平台,整合面向学校各个层级的各类测评,形成“证据—决策”链条,通过对各项数据的整合处理来帮助学校德育负责人、家委会负责人和教师,制定各项学校发展决策或方案,解决家校共育的突出难题。以此,对家校社共育工作的整体成效和问题开展动态跟踪、客观评价。
连接社会,盘活资源推进实践教育
社会是全面育人的重要支持系统,也是孩子学会实践担当的重要教育场景。《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明确提出,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法治教育基地、研学实践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和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非遗馆、美术馆、纪念馆、科技馆、演出场馆、体育场馆、国家公园、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等,要面向中小学生及学龄前儿童免费或优惠开放。但目前,各类资源的开发和整合还需要各地进一步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推动各类社会育人资源共建共享。
对此,领航计划提出“资源地图”的概念,基于试点探索、模式总结和研究倡导,发掘、链接多方社会资源,以“线上+线下”的方式,共绘家校社共育资源地图,为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提供人才、课程、平台、项目、资金等支持。
在深圳市龙岗区,发起“多彩心世界”流动儿童家庭心理健康赋能项目,联动社区、学校、家庭、辖区内学校、医院、机关等多方力量协同共建,建立流动儿童心理支持网络,打造“社校共融共建”阵地。在广东省新兴县乡村,针对当地留守儿童,打造“青创未来”儿童及青少年公益品牌项目,为青少年提供成长实践服务,获得公益启蒙。同时,以此为纽带和平台,构建素质教育公益资源平台,破解乡村育人资源短缺难题。在北京市西城区,将街道所属的市民文化中心重新定位,通过空间运营筑巢引凤,整合辖区内大型企业和教育、医疗等资源,打造青少年社会实践教育品牌基地。
创新机制,实现协同育人常态化
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师、生、家、校、社五方各为主体又互为环境,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如何在政府统筹下建立常态化机制,推动三方各归其位、有机协作,是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的关键。
一是理清服务对象。青少年的健康全面发展需要师、生、家、校、社五方主体的共同努力。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需要同时对五方主体开展赋能等相应服务。
二是明确服务内容。以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为目标,围绕师生家校社五方在协同育人中的问题与需求,重点开展四个方面的服务:科普、培训、评测和干预。科普系统重在知识理念传播和问题预防,引导全社会各方形成共识、有机协作;培训系统重在赋能,为教师、家长、学生、学校、社会相关力量赋能;评测系统重在诊断和测量,对重点问题和人群,家校社共育观念和能力等开展测评,以为服务介入提供依据;干预系统重在问题处理,通过个案、团体咨询,资源链接等,服务重点群体。
三是创新联动机制。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常态化开展需要做好机制创新。依托“社区家学苑”,我们试点创新“家风联席会”制度,由有关部门或居(村)两委牵头召集,由有关部门、社区、家长、学校、社工、学校和其他利益相关方代表共同组成,根据需要不定期组织会议,商讨本社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等方面的公共事务,促进家校社协同共育的机制与成效。通过这项机制创新,在社区层面为各方搭建常态化沟通协调平台,让协同育人有机制保障。依托“家校社共育实践创新基地”,我们试点创新自上而下的家校社联动机制。在交大附中建立实体的“家校社咨询室,定位为协同育人的交流和工作基地;同时,建设软性的服务阵地,面向家长、家委会、教师、学生个体和学校整体五个层面开展服务,将家校社共育理念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最终,以德育为中心,以家委会和家长学校为抓手,建立了从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下沉至各班级家委会的家校社联动机制,实现了学校牵头、教师组织、家长参与的自上而下的家校社协同育人。
四是创新服务形式。家校社各方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育人系统,需要各方各尽其责,同时又有机协同。为此,就需要倡导“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理念,在具体服务中摆脱一般的“服务主体-服务对象”方式,而是强调在系统内协同共生,服务方式为:自助+互助+他助。以“社区家学苑”的“三会机制”为例,家长读书会重在自助,引导家长提升自我,培养自身好学的习惯,构建学习型家庭;家长互助会重在互助;家风联席会则重在他助。
五是完善服务队伍。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深入推动,需要完善三类人才体系,以此保障工作常态化可持续开展。一是专业或专职人才体系,尤其是包括学校社工、青少年社工、家庭社工、未成年人司法社工等在内的社工人才,心理咨询师和家庭教育指导师等专业人才;二是志愿服务人才体系,重点以学校和社区为单位,培育各类家校社共育志愿者,包括家长志愿者团队、社区志愿者团队、教师志愿者团队和学生志愿者团队等;三是学校和社区场景中原有的主要服务主体,需要为教师、社区工作者等提供相关培训,进一步为其赋能。
文/宋万召、张驰、苏曲光
原文刊载于民政部主管《社区》杂志(2023年5月下)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