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社会工作服务平台和行业组织网络建设不断拓宽
2014年,社会工作服务平台不断拓宽,行业组织建设持续开展。截止2014年底,各地在相关事业单位、城乡社区、社会组织开发设置了11.39万个社会工作专业岗位,比2013年增长37.5%,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就业平台日益广阔。2014年9月25日,民政部在济南举办全国社会工作行业组织管理高级研究班,总结、交流社会工作行业组织发展成绩与经验,并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任务,从而研究加快推进社会工作行业组织发展的思路与举措。民政部副部长宫蒲光就如何进一步发挥社会工作行业组织在社会工作事业发展中的作用提出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进一步明确社会工作行业组织职能定位,关键要明确社会工作行业组织的行业自律职能、行业服务职能、行业发展职能;二是进一步加强社会工作行业组织能力建设,重点提升社会工作行业组织的内部治理能力、管理服务能力、资源整合能力;三是进一步改善社会工作行业组织发展环境,加大资金投入,并加强监督管理。9月26日,第四次全国社会工作行业组织工作会议在济南召开。会议进一步贯彻执行民政部相关会议精神,从社工行业组织本身的能力建设方面进行了专门的研讨,就社会工作行业组织如何在社会治理新背景下如何找准定位、提升实力,提出了他们的看法和构想。会议还发布中国社会工作协会2013-2014社会工作实务研究课题成果、2013-2014年度社会工作行业组织统计调查结果,发布了《全国社会工作行业组织自律公约》(讨论稿),并对“社会工作行业组织发展与建设年”倡议活动进行总结表彰。据统计,目前全国已成立24个省级、97个地市级和168个县级社会工作行业协会。
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发展也取得了很大突破。目前全国共扶持培育了3522家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比2013年增长43.6%,其中广东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达770家,浙江、四川民办社工服务机构数量突破400家。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作为社会工作人才发挥作用的重要平台、社会服务的主要载体、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越来越受到各级党和政府的重视,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服务领域和对象不断扩大,从原来主要集中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老年、儿童、婚姻家庭等传统领域,逐步扩展到防灾减灾、司法矫正、就业援助、人口计生、特殊人群等新领域。
四、社会工作实务建设取得新成果
社会工作实务建设是社会工作的立足之本和成长之基。2014年,我国社会工作实务建设更加注重本土化探索,注重实际能力提升,不断开拓实务领域。
一是民政部首次从国家层面组织开展重大地震灾区社会工作支援服务活动。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发生6.5级地震,9月5日,民政部启动“鲁甸地震灾区社会工作服务支援计划”,首次展开全国性专业支持灾区的社工服务项目,由政府搭建平台,社会有序参与,着手组建了北京、上海、广东、四川和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五支援建队伍奔赴云南。经过3个多月的努力,在灾区的重建过程中切实帮助当地政府和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成功孵化当地的社工组织,为社工在后期重建中持续发挥积极作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社会工作协会服务队还针对当地实际情况,组织编写了《鲁甸地震灾难社会工作手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日益彰显。
二是医务社工发展有新突破,上海市“加强医务社工和医院志愿者队伍建设,精心构建医改社会支持系统”荣获2014年度全国十大医改新举措,上海的医务社工已形成制度化、专业化、团队化,覆盖17个区县,152家医院;神华爱心行动神华爱行动项目取得新的丰硕成果,截至2014年12月25日,2014年度审批救助5,057 名(白血病患儿420名,先心病患儿4,637名)。四年来在27个省(市、自治区)同77家三甲医院合作,累计审批救助“两病”儿童15,123名(白血病患儿2,141名,先心病患儿12,982名),其中河北、吉林、山东、陕西、天津全部覆盖。
三是中国社会工作协会扎实推进“社会工作服务组织试点工程”、“社会工作实务创新基地”项目和“三社联动”试点项目。“社会工作服务组织试点工程”中的“西部地区受灾群众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示范项目”注重运用社会工作实务方法,紧密贴近受助人群的需求,得到民政部门和服务对象的一致好评。全国“三社联动”试点项目继续开展。协会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积极探索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工人才为支撑的联动机制。并在今年9月组织召开了全国“三社联动”专题研讨会,总结交流了各地经验,提出了一系列积极的建设性意见,促进全国“三社联动”服务模式的普及发展。其中人民日报刊发的《“三社联动”创新社会服务方式》被共产党员网、中社网等多家媒体转载。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