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ion!社工助力“搞活”从化贫困乡村(2)

2016-05-23 09:48   新快报 投搞 打印 收藏

0

上个月,关注农业发展“广州妈妈种菜团”志愿者老姜来到乐明村,看到村民的改变和行动,无偿向村民提供了鹰嘴桃种子和科学田间管理技术。老桔农均伦叔和其他邻居在老姜支持下,在流溪河水源地上尝试种植鹰嘴桃,均伦叔说:“以后来乐明村,3月可以赏桃花,7月摘鲜桃,我们这里也要变成世外桃源咯。”

保育生态环境,为了复苏经济

这一切,都来源于一个名为“广东省绿芽乡村妇女发展基金会”(简称“绿芽基金会”)的帮助。该组织2013年获得广东省民政厅批复成立后,2014年又与中国近百名企业家成立的公益组织阿拉善SEE合作,以从化区乐明村为基地,开展“流溪河水源地社区生态保护项目”。

在老村民玲姐记忆中,家乡曾经是山岭、溪流、湿地、稻田、树林等景致错落的小村,鸟类、昆虫、植物物种较丰富。但城镇化加速发展,让偏僻乡村日渐凋敝。

玲姐30多岁的时候也曾离开家乡,到广州做了十几年的保姆。然而在城市生活压力下,8年前她决定回到老家,扎根土地。这些年来,她和其他村民一样,种过引进而来的主要经济作物沙糖桔,也养过猪,虽然并不富裕,但自给自足的同时,还能给家里带来微薄的增收。玲姐的田园生活,在这个人均年收入5000元左右的小村子中,算是稳定安逸的。

但沙糖桔的种植,使得山坡林地景观发生变化。当地村民一度大量使用化肥种植沙糖桔,导致土地板结,活性减退,产业已经难以为继。同时政府为了保育山林,限制村民对林地的开垦,虽然政府支付每亩50元一年的补偿,仍然存在着环保和生计之间的矛盾。2013年5月,200年一遇的洪水淹没了乐明村的农田,更是重创玲姐一家的生计,只能靠子女在城里打工寄回的一点钱艰苦维持。

绿芽基金会进驻后,开始带动部分村民走生态经济之路。绿芽社工将废弃20多年的小学校舍改造成村里的公共空间,在此开展社区教育基地、生态民俗馆,设置乡村民宿,和“源味厨房”一起帮助创收。更重要的是,在此向村民传授生态种植、生态经济的知识。

从尝试到实践,绿芽社工请来台湾、广州等地从事乡村生态公益的农业专家“把脉”乐明村,向村民传授益生菌堆肥方法、宣传流溪河水源地“垃圾不落地”的分类观念——这一切,都是为乡村种植模式和农业经济重新复苏做准备,自然生态保护好,才有可持续的生产模式。

在扶助中,边远山村发生微妙改变

“乡村帮扶,不再是单纯的捐钱援建和帮销农产品。传授新的生活理念也很重要,生活理念能改变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改变了,才能促使生活于斯的人,改变经营生计的思路,摆脱贫困。”绿芽基金会从化地区项目负责人张志强如是说。

如今,被塑料袋污染的河流,因为社工组织村民自发绕村捡垃圾而变得干净清澈。去年4月到12月,社工给村民灌输的生态经济生产方式,为参与的村民每人每月增收1098元,村民的种植观念,再也无需绑定在沙糖桔身上。

“四大美厨娘”更放心用山泉水制作酿豆腐;也正是益生菌堆肥种植的成效,孕育出无公害的蔬菜和青梅……美食在丰富“源味厨房”餐单之余,还使乡村旅游食客们对乐明村种下欢乐的乡村体验。

上一页 1 2345下一页
  • 关键字
  • 社工
  • 责编:郭华峰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