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专业社会工作恢复和重建30周年。为探讨新时代新起点中国社会工作的新担当、新作为,由中国社会工作学会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承办的“站在历史新起点的中国社会工作高端论坛暨中国社会工作学会2018年年会”于10月19日-20日在京举办。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李培林,国家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社会组织执法监察局、社会工作司)副局长吕晓莉,中国社会工作学会会长、北京大学教授王思斌,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临时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张政文等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大会开幕仪式由中国社会工作学会常务副会长、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院长邹文开主持。
李培林在讲话中说,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之一,就是社会成员从“单位人”到“社会人”的转变。我国改革开放以前是“强政府、弱市场、弱社会”,改革开放以后发展市场经济,现在是“强政府、强市场”,但还是“弱社会”,这迫切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实现从传统社会管理向现代社会治理转变。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治理,就是要建设“强政府、强市场、强社会”的体制机制,在这方面社会工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发展社会工作要适应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新要求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新期待,要坚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体制机制,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进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工作格局。希望政府相关部门、高校、研究机构、社会团体密切合作,为开拓我国社会工作的新局面、为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道路贡献力量和智慧。
吕晓莉在讲话中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工作。社会工作先后被纳入人才强国、脱贫攻坚、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等重大国家战略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近四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连续提出支持发展社会工作,《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及《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百余个中央文件对社会工作提出任务要求,社会工作日益成为党政关注、社会需要、群众受益的新型社会服务业态。面对党中央国务院的殷切托付和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界必须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自信心,站在历史新起点上凝智聚力、主动担当,携手推动社会工作事业更好更快发展,在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群众中发挥积极作用。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社会工作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吕晓莉提出三点意见:一是加强社会工作时代化、本土化研究,深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工作发展之路。二是加强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研究,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三是加强社会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研究,引导促进社会工作行业健康发展。
张政文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热烈欢迎各位与会嘉宾。张政文指出,一个国家的强盛固然需要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但是一个社会的理想状态是全体人民的幸福、健康和快乐,社会工作作为一个观测点,它在社会中呈现的功能如何标志着社会的进步度、社会合理化的程度以及社会的成熟度,因此,社会工作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对于民族复兴有着重要意义。
王思斌简要总结了中国社会工作学会过去一年的工作成绩,强调要把学术研究和中国实践结合起来,用理论指导实务。王思斌指出,站在历史新起点既是党和国家发展的新起点,也是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新起点。
会议为期两天,专家主旨发言包括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社会工作的使命和任务研究、精准扶贫战略与社会工作实践研究、中国社会工作学科体系及理论研究等内容。大会还设了本土社会工作实践经验与实践智慧、社会工作制度与人才培养、学校与家庭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四场分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就此进行深入交流与研讨,并对入会的优秀论文进行颁奖。
出席本次会议的还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临时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王新清,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临时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王兵,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网络信息传播中心主任张慧,中国社会工作学会部分常务理事、理事,部分省(市)民政局领导,以及来自全国及港澳台高校、行业协会和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代表、社会工作专业研究生、媒体代表等300余人。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