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农村老年人该如何养老?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多少年来,农村老年人的物质生活成为了关注的重点,但是精神需求却长久地被忽视。只有提升农村养老的设施配套水平,引导社工专业人才到农村提... [详情]
宗庆后:可用国企利润补养老金窟窿 不能无钱可领
近年来国内老龄化的加剧和家庭人口结构的变化,养老保障作为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越发备受关注。
我们的生活有了更大的保障—三位居民的心声
今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不断取得突破,这些举措对于广大城乡居民来说都是重大好消息。记者采访了3位城乡居民,感受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给他们生活带来的变化以及他们对养老的期盼。
吴玉韶:弥补养老资源的需求 重在结构调整
“在养老机构发展中,目前增加总量不是第一位的,最重要的是调整结构。”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吴玉韶说。
郑功成:2014年中国社会救助制度会有重大突破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近日表示,2014年,中国社会救助制度会有重大突破,国家可能出台一部综合性社会救助法规,综合性和法制化的社会救助体系将成为现实。
中国保险学会会长:推动商业保险支持社保体系
在2月22日-23日于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中国社会保障30人论坛2014年会上,中国保险学会会长姚庆海指出,从国际经验和我国实践来看,商业保险有助于减轻政府和企业负担。
钱学明:鼓励社会资本介入解决养老难题
“银发浪潮”带来“老何所依”的追问,持续引发各界关注和忧虑。钱学明认为,社会资本介入养老服务是未来的必然选择。
养老助残服务券应以服务为主 勿成“购物券”
最近记者发现,在一些地方,尤其是北京的远郊区县,由于服务商有限,养老助残服务券已经慢慢变成了“购物券”,让为居家养老提供便利的政策失去了最初意义。
人大教授:养老金双轨制饱受公众诟病 应尽快取消
在2月22日举行的“中国社会保障30人论坛年会”上,关于养老金双轨制的话题,几乎被参会的百名专家、政府官员共同关注。
“政府配餐”缺百姓参与 应变成“百姓点菜”
近年来,不少地方政府都提出“十大民生实事”等口号。然而,一些“政府配餐”的民生实事缺少了百姓参与,“实事不实”,结果老百姓并不十分买账。
广州政协委员:探索建“儿童保护局” 社工先家访
广东省妇联权益部部长杨世强建议,广州可探索建立类似“儿童保护局”的机构,负责解决儿童受虐评估、预防、临时保护,寻找合适的抚养家庭等问题。
四川资阳市人大代表刘斌:降低法律援助门槛
四川资阳市司法行政部门将继续打造1小时法律服务圈,延伸服务网络,降低法律援助门槛,将法律送到基层,将矛盾化解在基层。
人社部:延迟退休是必然选择 有助于缓解抚养压力
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55亿,2033年突破4亿,2050年达到4.83亿,延迟退休年龄是适应人口预期寿命增长的需要,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然选择。
李而亮:公益慈善事业凝聚人类共同的价值观
1月19日,备受瞩目的“2013年中华儿女年度人物”发布仪式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2013年中华儿女年度人物名单也随之揭晓。
上海政协委员建议出台社会组织人员薪酬指导体系
根据市民政局统计,上海社会组织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截至2014年1月,全市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达到1.1万多家,从业人员近20万,其中35岁以下青年从业人员接近40%。
尹维祖:围绕公平正义深化改革是社会和谐关键
“天下为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平等仁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常说,事不公则心不平,心不平则气不顺,气不顺则难和谐。
张春晓:创新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
1月19日上午,莱芜代表团,代表们讨论的话题由今年即将出台的城镇供热管理条例引起,进而从供热管道推及到城市地下管线的管理问题。
走近基层 聆听百姓心声——2014他们的愿望
增加社会养老机构、扩大医保异地使用范围……一条条温暖而实在的建议,饱含着基层百姓对2014年全省“两会”的民生期待。
四川政协委员呼吁莫让社区矫正遭遇
在四川省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上,多位委员提出,社区矫正制度目前在基层遭遇执行断层,相应保障机制亟待完善,应推进社区矫正执法力量专业化。
北京政协委员提出将单位闲置疗养院改为养老院
北京“两会”期间,养老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有政协委员提议,可将各单位所属的闲置度假村、疗养院、招待所等改造为养老院,有效增加养老资源投放的同时盘活现有设施。
全国留守儿童超5800万 很多春节才与父母团聚
城镇化带来日益严重的农村“三留守”问题。农村“三留守”社会问题的出现,既与我国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有关,也与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直接相关。